构造地质学复习1.doc名词解释(共73道)
001视倾角: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视倾斜线,视倾斜线 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视倾角,也叫假倾角。
002真倾角: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垂直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倾斜线,倾斜线与其 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真倾角。
003侧伏向与侧伏角: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 之锐角即为此线在那个平面上的侧伏角,构成侧伏锐角的走向线的那一端的方位叫侧伏 向。
004倾伏向与倾伏角: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 所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叫倾伏向;倾斜直线与其水平投影之间所夹锐角叫倾 伏角。
005应力:单位面积的附加应力
006差异应力:。1、的差值
007应力轨迹:各个应力状态的连线
008线应变:变形的结果引起物体内质点之间的线段的变化,常用单位长度的改变量来表
Zj\ O
009剪应变:变形的结果引起两条线段之间的夹角的变化叫做剪应变。
010剪裂角: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
011共轴剪裂角:两组共轴剪节理的夹角为共轴剪裂角。
012均匀应变: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相同的变形。
013非均匀应变: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发生变化的变形。
014应变椭球体:应变椭球体:为了形象地描述岩石的应变状态,常设想在变形前岩石中 有一个半径为1的单位球体,均匀变形后形成为一个椭球,以这个椭球体的形态来表示 岩石的应变状态,这个椭球体便是应变椭球体。
015旋转变形: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发生改变的变形叫旋转变 形。
016非旋转变形: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未发生改变的变形叫非 旋转变形。
017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始终与有限应变椭 球体的主轴一致,叫做共轴递进变形。
018非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与有限应变椭球 体的主轴不一致,叫做非共轴递进变形。
019增量应变:变形期中某一瞬间正在发生的小应变叫增量应变。
020有限应变: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与初始状态对比发生的变化称为有限应变
021蠕变: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应变随时间持续增长的变形称为蠕变。
022劈理:将岩石按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此生面状构造。
023劈理域:劈理域:由层状硅酸盐或不溶残余物质富集成的平行或交织状的薄条状或薄 膜。
024微劈石:夹与劈理域之间的窄的平板状或透镜状的岩片。
025透入性构造:在一个地质体中均匀连续弥漫整体的构造叫透入性构造。
026非透入性构造:指仅仅产生于地质体局部或只影响某个别区段的构造叫非透入性构 造
027连续劈理:凡岩石中矿物均匀分布,全部定向,或劈理域宽度极小,以致只能借助偏 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分辨劈理域和微劈石的劈理。
028不连续劈理:劈理域在岩石中具有明显间隔,用肉眼就能直接鉴别劈理域和微劈石的 劈理。
029拉伸线理:拉长的岩石碎屑、砾石、®5粒、矿物颗粒或集合体等平行排列而显示的线 状构造。
030交面线理:两组面理相交或面理与层理相交形成的线理。
031皱纹线理:先存面理上的微细褶皱的枢纽平行排列而成的线理。
032矿物生长线理:由针状、柱状或板状矿物顺其长轴定向排列而成的线理。
033石香肠构造:又称布丁构造,是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岩层挤压时形成 的,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强硬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 构成断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在被拉断的强硬层 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故石香肠构 造是各种断块、裂隙与楔入褶皱或分泌物充填的构造组合。
034窗极构造:窗极构造是强硬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根柱的半圆柱状大型线状构造。
035压力影构造:是矿物生长线理的另一种表现。由岩石中相对刚性的物体及其两侧(或 四周)在变形中发育的同构造纤维状结晶矿物组成。岩石中作为相对刚性的物体有黄铁 矿、磁铁矿,还有化石、砾石、岩屑和变斑晶等。变形一般不强,只出现微破裂、波状 消光、变形纹等。核心物质两侧的结晶纤维由石英、方解石、云母或绿泥石等矿物组成。 036枢纽:单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037褶皱脊线:同一褶皱面上沿着背形最高点的连线。
038翼间角: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内夹角。圆弧形褶皱的翼间角是指通过两翼上两个拐点 的切线之间的夹角。
039轴面: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连成的面叫轴面。
040轴迹:轴面与地形面的交线在地质图上的投影称为地质图上的轴迹。
041褶轴:从几何学观点来看,转折端浑圆的褶皱面,可看
构造地质学复习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