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指导——照明.doc3 一般规定
1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
1. 1按下列要求确定照明方式:
1工作场所通常应设置一般照明;
2同一场所内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照度要求时,应采用分区一般照明;
3对于部分作业面照度要求较高,只采用一般照明不合理的场所,宜采用混合照明;
4在一个工作场所内不应只采用局部照明。
1. 2按下列要求确定照明种类:
1工作场所均应设置正常照明。
2工作场所下列情况应设置应急照明:
1) 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需确保正常工作或活动继续进行的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
2) 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需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安全的场所,应设置安全 照明;
3) 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需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出口和通道,应设置疏散照明。
3大面积场所宜设置值班照明。
4有警戒任务的场所,应根据警戒范围的要求设置警卫照明。
5有危及航行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上,应根据航行要求设置障碍照明。
4照明数量和质量
1照度
1. 1 照度标准值应按 、1、3、5、10、15、20、30、50、75、100、150、200、300、 500、750、1000、1500、2000、3000、50001x 分级。
1. 2本标准规定的照度值均为作业面或参考平面上的维持平均照度值。各类房间或场 所的维持平均照度值应符合第5章的规定。
4. ,作业面或参考平面的照度,可按照度标准值分级提 |nj 一级。
1视觉要求高的精细作业场所,眼睛至识别对象的距离大于500mm时;
2连续长时间紧张的视觉作业,对视觉器官有不良影响时;
3识别移动对象,要求识别时间短促而辨认困难时;
4视觉作业对操作安全有重要影响时;
5识别对象亮度对比小于0. 3时;
6作业精度要求较高,且产生差错会造成很大损失时;
7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能力时;
8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高时。
4. ,作业面或参考平面的照度,可按照度标准值分级降 低一级。
1进行很短时间的作业时;
2作业精度或速度无关紧要时;
3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
4. ,设计照度值与照度标准值相比较,可有一10%〜+ 10%的偏差。
3. 3. 1选用的照明灯具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应选用效率高的灯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荧光灯灯具的效率不应低于表3. 3. 2-1的规定。
荧光灯灯具的效率:
灯具出光口形 式
开敞式
保护罩(玻璃或塑料)
隔栅
透明
磨砂、棱镜
灯具效率
75%
65%
55%
60%
2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灯具的效率不应低于表3. 3. 2-2的规定。
灯具出光口形式
开敞式
隔栅或透光罩
灯具效率
75%
60%
3. ,分别选用下列灯具:
1在潮湿的场所,应采用相应防护等级的防水灯具或带防水灯头的开敞式灯具;
2在有腐蚀性气体或蒸汽的场所,宜采用防腐蚀密闭式灯具。若采用开敞式灯具,各部 分应有防腐蚀或防水措施;
3在高温场所,宜采用散热性能好、耐高温的灯具;
4在有尘埃的场所,应按防尘的相应防护等级选择适宜的灯具;
5在装有锻锤、大型桥式吊车等振动、摆动较大场所使用的灯具,应有防振和防脱落措 施;
6在易受机械损伤、光源自行脱落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失的场所使用的灯具,应 有防护措施;
7在有爆炸或火灾危险场所使用的灯具,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有关规定;
8在有洁净要求的场所,应采用不易积尘、易于擦拭的洁净灯具;
9在需防止紫外线照射的场所,应采用隔紫灯具或无紫光源。
3. ,应采用标有 标志的灯具。
3. 3. 5照明设计时按下列原则选择镇流器:
1自镇流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
2直管形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
3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应配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在电压偏差较大的场所,宜配用 恒功率镇流器;功率较小者可配用电子镇流器;
4采用的镇流器应符合该产品的国家能效标准。
3. 3. 6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触发器与光源的安装距离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4. 4光源颜色
4. 4. 1室内照明光源色表可按其相关色温分为三组,光源色表分组宜按表4. 4. 1确定。
色表
分组
色表
特征
相关色温
(K)
适用场所举例
I
暖
<3300
客房、卧室、病房、酒吧、餐厅
II
中间
3300〜5300
办公室、教室、阅览室、诊室、检查室、机加工车间、仪 表装配
III
冷
毕业设计指导——照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