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复习资料__总结.doc药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前言
药物(drug):是指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临床前药理试验:药效学研究、一般药理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新药毒理 学研究
临床药理试验:I期临床试验 II期临床试验、III期临床试验、IV期临床试验
第二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
药物效应:是指药物原发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改变。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治疗作用: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
继发性反应:二重感染
后遗效应 致畸作用
副作用: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根据受体调节的效果将受体调节分为:
向下调节:在激动剂浓度过高或长期激动受体时,会导致受体数目减少。向下调 节与耐受性有关
向上调节:激动剂浓度低于正常时,受体数目增加。向上调节与长期应用拮抗剂 后敏感性增加有关
激动剂(完全激动剂):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 效应Emax
部分激动剂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低,与受体结合后只能产生较弱 的效应
拮抗剂与激动剂相互竞争相同的受体成为竞争性拮抗剂,拮抗作用是可逆的 特异性药物:作用于受体、酶等蛋白靶点,作用机制与药物化学结构有关 对受体的激动或拮抗、影响递质释放或激素分泌、影响酶的功能、影响体内活性 物质
量效关系有关概念:
量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成正比,也与药效的强弱有关, 这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称为量效关系.
最小有效量(阈剂量):刚引起药理效应的剂量
最小中毒量:刚引起轻度中毒的量
致死量:引起死亡的剂量
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
效价强度: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要的剂量
效能:药物的最大效应
量反应:药理效应强度的高低或多少,可用数字或量的分级表示,这种反应类型 称量反应
质反应:观察的药理效应是用阳性或阴性表示,结果以反应的阳性率或阴性率作
为统计量这种反应类型称质反应
治疗指数TI50: TI50 = LD50/ED50,比值越大安全性越大,反之越小
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药物的跨膜转运
㈠被动转运:单扩散(脂溶扩散)
滤过(水溶扩散)
易化扩散(载体转运)
㈡主动转运(逆流转运)特点:特异性载体蛋白,消耗ATP
㈢膜动转运
首关效应: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有些药物在通过肠粘 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从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 效降低
药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局部器官血流量、组织的亲合力、体 液pH值和药物理化性质
体内屏障
血-脑屏障: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星形胶质细胞构成,是血液、脑组 织之间的屏障。 有利于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胎盘屏障: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
药物代谢: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
特点:大多数药物主要在肝脏进行药物代谢,部分药物也可能在其他组织,被有 关酶而催化。
结果:活性改变,极性改变。
肝药酶:混合功能氧化酶系又称单加氧酶系,主要的氧化酶系是细胞色素P-450 特点:特异性不强、个体斧异大、易受药物影响
曲线下面积(AUC):反映在一段时间内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药物的相对量
生物利用度: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以静脉制剂作为参比制剂(通常认为静脉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 100%)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内循环的相对量 作用:评价同一种药物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程度
相对生物利用度:以其它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作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 分吸收进入体内循环的相对量
作用:评价同一制剂不同制药厂或同一制剂同一药厂不同批号的吸收情况 同一种药物不同制剂之间比较吸收程度与速度而得的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用途:确定合适的给药途径、给药方案(剂量、间隔时间等) 表观分布容积(Vd或V):当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 药浓度的比值。
指体内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溶解时所需要的体液总容量
消除半衰期: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l6=
常见的药物都遵循一级动力学。
房室模型:一室开放型模型,二室开放型模型。
稳态血浆浓度(Css):当用药量与消除量达到动态平衡时,血药浓度在某一浓 度范围内波动,此即稳态血浆浓度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乙酰胆碱(Ach)消失:
主要方式:突触间隙胆碱酯酶水解失活 次要方式:再摄取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
毛果芸香碱属于M受体激动药(生物碱类)。滴眼后产生以下三种作用:
缩瞳: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降低眼内压:
药理学复习资料 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