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1、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2、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单击黑屏播放视频单击黑屏播放视频写作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 1902 年夏末 1906 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 1926 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医,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 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内容和步骤]1、由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一、[教学要点] 1、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鲁迅( 1881 —1936 ) 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有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默读并思考课文写了哪些重要事件,速读后用自己的话概括。 1、“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2、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 3、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4、匿名信事件 5、看电影事件 6、我与藤野先生告别 7、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藤野先生藤野先生鲁迅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藤野先生》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