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的描述
第2节 质点和位移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抓住主要矛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并能说出质点的概念会确定怎样运动
的物体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每一个学生都会确定位移并会计算位移.
明确“像位移一样的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对矢量的更重要的性质将随着后面的
学习而深入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或学生做演示实验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解释现象并从中提炼出知识形成概念会计算位移并能体会
到位移的矢量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组合作学习能让每个同学体会到责任和义务以及尊重学会从别人那里学到长处并体会欣赏别人和帮助别人的
乐趣学会倾听为学生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点滴积累.
二、教学重点 ——质点.
. 三、教学难点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提示同学们注意观察并分析弹簧振子及老师的运动性质怎样描述和确定研究对象的位置.
学生活动
同学们讨论两分钟找两个小组的两三位同学描述研究对象的运动性质并确定出他的位置让其他同学补充完整.
让学生的描述在多方努力的情况下尽量严谨会用确定坐标系的方法表示出研究对象的位置.
推进新课
教师活动在研究老师的运动的时候通常说的老师的位置在哪同学们是以老师的哪个部位来衡量的呢脚还
是头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得出以老师的整体或任何一个部分为研究对象都可以因为老师的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完全
一样.
对质点概念的形成提出最初步的印象.
教师活动
.
. 提示学生分析纸飞机、陀螺的运动情况会确定它们的位置讨论纸飞机的各个部分运动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得出如果研究纸飞机飞行的路径很长的时候可以忽略
各部分的差异如果路线较短则不可忽略各部分的差异陀螺运动分析.
得出一般平动或可以忽略自转影响的情况下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一、质点物理学中把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物体之间的距离比物体大得多时
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比地球直径大得多,因自转引起地球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我
们研究的问题不起主要作用,因而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转,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所以所谓的“大小”是相对要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而言的.
物体的运动为平动时
此时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它的任何一点的运动都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
教师活动
.
.
.
方法引导 提示已经可以确定出研究对象的位置怎样表示出来呢是用路径好还是用直线好最好把方向、远近都表示
出来.
学生活动
第二章 运动的描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