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国演义》讲析.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参考书目
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沈伯俊、谭良啸:《三国演义辞典》,成都:巴蜀书社,1989。
丘振声:《三国演义纵横谈》,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
陈其欣选编:《名家解读三国演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一、《三国志演义》概说
故事源流
陈寿(233-297)《三国志》
裴松之(372-451)《三国志注》
颜师古(581-645)《大业拾遗记》
“死诸葛亮怖生仲达”
李商隐(812-858)《骄儿》诗
一、《三国志演义》概说
故事源流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说三分”
苏轼(1037-1101《东坡志林》
元至治年间(1321-1323)《全相三话》
元代三国戏
一、《三国志演义》概说
版本
明嘉靖壬午(元年,1522)刊刻《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志传》
毛纶、毛宗岗《三国演义》
二、叙事结构及其象征意蕴
西江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二、叙事结构及其象征意蕴
结构框架:分合循环的历史宿命
始于汉灵帝建宁元年(168)黄巾起义
终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三国归晋
二、叙事结构及其象征意蕴
情节主线:悲愤感伤的历史道德
曹魏一生事迹(第2回至第78回)
刘备一生事迹(第1回至第85回)
诸葛亮一生事迹(第37回至第103回)
二、叙事结构及其象征意蕴
结构布局:梦幻泡影的历史虚无
前四十回:国家亡,英雄聚
中四十回:三国之争
后四十回:英雄散,国家兴
前后两截,各约六十回
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
中国文人的历史意识具有二重性:他们既深信历史进程没有不可知的动因和规律,又把这种动因和规律归结为神秘的、异己的超精神力量,堕入宿命论;既对历史兴亡的思考充满强烈的兴趣,又对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堕入虚无主义;既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道德评判秋毫不爽,又对这种道德的维系及其价值在现实政治中的软弱无力深有感触,堕入无是非论。 (第124页)
三、关于曹操形象
古今奸雄中第一奇人
冥飞《古今小说评林》:“刘先主奸而不雄,孙伯符雄而不奸,兼之者独一曹操耳。”
“好飞鹰走犬,喜歌舞吹弹。少机警,有权数。游荡无度。” (毛本作:“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三国演义》讲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50678539
  • 文件大小692 KB
  • 时间2021-08-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