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教学设计.doc第2页 / 总共24页
《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了解歌词的创作背景,学习歌词的写作手法。 3、学习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4、自学生字词语,背诵课文。二、教学准备: 歌曲《爱我中华》三、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2、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朗读的感想,体会此类歌曲歌词表达感情的技巧。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欣赏后提问: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国家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你们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吗?(列举几个) 2、这些民族虽然语言不同,风俗也不一样,但他们相互尊重,情同手足,爱国爱家,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 3、老师今天也想教你们唱这首歌,你们想学吗?当然要想唱好一首歌,首先要理解歌词的意思,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歌词吧! 4、板书课题:爱我中华。(二)、请学生介绍收集的资料: 词作家:乔羽,他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剧作家、音乐文学理论家,他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词,有《人说山西好风光》、《思念》、《难忘今宵》,以及我们三年级学过的《让我们荡起双浆》等。 曲作家:徐沛东,我国著名作曲家。 歌词背景:本篇课文《爱我中华》是一首歌词,是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作的,是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后来被广泛传唱。(三)、教师小结补充。(四)、自由读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用“_”或“?”画出来。可在小组内与同学讨论交流。(五)、汇报读懂的情况: 1、文中有多处重复的语句: (1)多处提到五十六。 (2)六处提到“爱我中华”一句 2、课文有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有两句,将五十六个民族比喻成“星座”、“花朵”、“亲密的兄弟姐妹”,朴实的语言,体现了各民族的亲密团结。他们的语言虽然存在差异,但有一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我中华”。 第二部分
第3页 / 总共24页
2019--30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了解歌词的创作背景,学习歌词的写作手法。 3、学习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4、自学生字词语,背诵课文。二、教学准备: 歌曲《爱我中华》三、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2、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朗读的感想,体会此类歌曲歌词表达感情的技巧。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欣赏后提问: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国家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你们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吗?(列举几个) 2、这些民族虽然语言不同,风俗也不一样,但他们相互尊重,情同手足,爱国爱家,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 3、老师今天也想教你们唱这首歌,你们想学吗?当然要想唱好一首歌,首先要理解歌词的意思,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歌词吧! 4、板书课题:爱我中华。(二)、请学生介绍收集的资料: 词作家:乔羽,他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剧作家、音乐文学理论家,他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词,有《人说山西好风光》、《思念》、《难忘今宵》,以及我们三年级学过的《让我们荡起双浆》等。 曲作家:徐沛东,我国著名作曲家。 歌词背景:本篇课文《爱我中华》是一首歌词,是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作的,是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后来被广泛传唱。(三)、教师小结补充。(四)、自由读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用“_”或“?”画出来。可在小组内与同学讨论交流。(五)、汇报读懂的情况: 1、文中有多处重复的语句: (1)多处提到五十六。 (2)六处提到“爱我中华”一句 2、课文有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有两句,将五十六个民族比喻成“星座”、“花朵”、“亲密的兄弟姐妹”,朴实的语言,体现了各民族的亲密团结。他们的语言虽然存在差异,但有一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我中华”。 第二部分
第4页 / 总共24页
2019--30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了解歌词的创作背景,学习歌词的写作手法。 3、学习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4、自学生字词语,背诵课文。二、教学准备: 歌曲《爱我中华》三、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
《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