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49
督查工作调研报告
第1篇督查调研报告
督查调研报告 第3期
中共贵阳市委督查室 2007年8月13日 贵阳市工业经济发展支撑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扩大就业的主要依托,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强大动力,是增强地方财力的重要渠道。近年来,贵阳市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人才强市”和“环境立市”战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经济总量迅速壮大,工业经济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作用明显增强。但是与发达地区省会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工业经济支撑体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主要成效
随着“工业强市”和“环境立市”战略的大力实施,贵阳市积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积极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软硬环境支撑体系,并取得一定成效。
1、政策支撑体系得到不断完善。近年来,贵阳市加快体制改革,切实推进国企改革改制,扶持非公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扶持激励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在国企改革方面,先后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我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不断加快机制体制改革步伐,优化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通过企业兼并、破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积极推进国企改革改制。在扶持非公经济发展方面,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贵阳市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意见》、《贵阳市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措施》等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改善和优化了非公经济投资、生产、经营的发展环境,扎实推进了非公经济的发展,非公经济在全市工业比重逐渐加大,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49
2、投资环境支撑体系得到不断优化。近年来,贵阳市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一是进一步明确政府工作规则,强化了政府责任,界定政府及工作部门职责权限。二是精简机构,简化行政审批,依法规范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三是加强监督管理,推进政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四是创新协调服务机制,提升投资服务水平,提高招商项目落实率。同时,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不断加大水、电、路、煤气、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投入,创造良好的投资和生产生活硬环境,城市环境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项目接纳能力和环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壮大。以白云的新材料工业园、清镇和修文的医药工业园区、高技术产业园区、小河海信工业园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特色,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承载平台。先后吸引了北京华联、海信电子、肯德基、德克士、沃尔玛等多家国内外500强大型企业入驻。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49
3、投融资金融支撑体系不断多元化。一是建立政府投资平台,积极引导扶持和助推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近年来,贵阳市先后建立了政府技改基金、企业改革发展资金、财源建设贴息资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和财政资金匹配制度。2007年财政安排企业技术挖潜改造资金04亿元,用于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2007年,市本级预算安排企业改革发展资金1亿元,盘活了国有经营性资产,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市本级每年下达财源建设贴息资金6000多万元,调动金融和社会资金近10亿元投入各区、县(市)的财源建设,使区县工业经济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扶持,并逐步形成了以药业、采矿业和冶金加工业为主体的工业资金融资体系,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1996年6月,贵阳市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通过财政安排资金和担保贷款方式融资,不断增强中小企业的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到2006年止,财政安排资金及担保贷款帮助中小企业融资达6300万元;建立财政资金匹配制度,市县两级财政按11()比例匹配财政资金,对企业见效快,带动性强的优势项目,进行扶持。据不完全统计,新一轮的扶持项目约246个,市区两级扶持资金约7000万元,带动投资约25个亿。二是建立
督查工作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