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制度机制研究.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制度机制研究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制度机制研究
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防治腐败的关键在于建立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然而现实政治生活中,要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监督,实属不易,尤其是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更是难上加难。目前领导干部违法犯罪案件中,在任或曾任“一把手”“出事”的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对“一把手”监督难以到位、难以奏效,致使一个个“一把手”相继倒台。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促使其正确使用权力,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对“一把手”监督不力的原因分析^p
——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根深蒂固。
一是“一把手”自命不凡。有些地方领导刻意强调“一把手”的“核心”地位,强调个人的权威,个人权力的极端性。他们常常以“老大”、“老板”自居,副职往往成了摆设,下属只有绝对服从的份,个别人逐渐蜕变成“一霸手”。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在《我的罪行》的反思中,分析^p 自己违法犯罪的原因时说:“我低估了组织,高看了自己,像一个党内‘个体户’,我行我素”。

二是下级对“一把手”过于敬畏。有些人就把“一把手”看作“一家之主”、“真理的化身”,什么事都得由“主”说了算,以至出现了“第一把手绝对真理,第二把手相对真理,第三把手服从真理,其他领导没有真理”的说法。正是因为“一把手”位高权重,长官意志强,一些班子成员习惯于“一把手”拍板,真有意见也不敢提。
三是谏官自古无“善终”。海瑞是中国历史上谏官忠臣的典型代表,最后落得个罢官下狱的下场。许多干部群众由此认为,监督领导干部就得得罪领导干部,怕领导干部给小鞋穿,担心打击报复,对自己前途不利,故不愿对上级领导进行监督。
——现有体制机制客观上赋予“一把手”无限的权力。
一是“一把手”负总责将“一把手”权力肆意放大。现在许多地方过分强调“一把手”的作用,许多事情只要一强调重要,强调领导重视,就非把“一把手”推上前台不可,要求“一把手”负总责。由于对“一把手”负责制认识有偏差,许多部门和单位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理解为强化“一把手”的领导,客观上导致“一把手”想不集权都难。
二是“一把手”在用人问题上“关键一票”的负面影响。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上级组织和领导在干部考核和选拔问题上,往往过分重视单位“一把手”的意见,谁升职谁转岗,全部由“一把手”定夺。“一把手”在用人问题上的“关键一票”让部门下属心存顾虑,致使民主测评和考核结果失真,从而使监督流于形式。

三是“一把手”意图就是组织意图弊病颇多。领导的意图,尤其是“一把手”的意图,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直接成为组织意图,成为部属的主要行动依据。部属遇事首先揣摸领导人的意图。有些“一把手”甚至可以左右选举的结果,在选举前,“一把手”早已授意并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统一了方方面面的思想,应选和不选人员早已内定,代表们难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监督文化尚未建立。
一是监督考核评价机制缺失。尚未形成对监督部门监督到位与否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考核评价制度,导致监督职能部门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能监督的才监督,有的能监督多少就监督多少,不敢动真碰硬。
二是实施监督的责任主体多元,形成了都监督但都监督不到位的现象。承担我国现行的党内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等职能的监督机构虽然各有其监督重点,但因缺乏统一的制度安排,不同监督主体间存在着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各自为政的弊端,造成对“一把手”谁都去监督、又都监督不到位的现象。

三是监督部门的合力尚未形成。由于各监督机构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协调配合的规范体系,难以形成对“一把手”的监督合力。群众对各监督机构的监督成效有两种形象的说法,“对一把手的监督,是常委监督想说不说、人大监督能说则说、纪委监督看了再说、民主监督说了白说、群众监督道听途说、该说不说”,“党委抓监督工作是‘紧一阵松一阵’、部门配合监督是‘此一时彼一时’、群众监督是‘倒一个骂一个’、是‘说一句应一句’”。
从制度层面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四点思考
——严把入口,立足防范,选准配强“一把手”。
一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任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推荐“一把手”干部,必须按组织程序办事,负责任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不能把个人意志凌驾于组织之上,不得以书记办公会定人的方式取代“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充分酝酿、讨论决定”等规定程序。对在选任“一把手”工作中决策失误的,分清主观和客观原因,根据造成影响的大小,对主要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要将决策失误的情况和责任记入个人档案,对决策失误次数较多的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制度机制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onderZ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8-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