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村水利多元供给效率分析.doc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农村水利多元供给效率分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杂志》2014年第六期
1农村水利产权改革及多元供给现状调查
1.1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状况以重庆市为例,1998年以来,重庆市共有15万余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了以承包、租赁、拍卖为主的经营权管理制度改革,占全市小型水利工程的83%,其中承包经营115293处(占已改革工程的64%);租赁经营14157处,占7.8%;拍卖13000处,占7.6%,股份合作8200处,占4.2%。小(一)型水库实行承包经营的有72处,占小型水利工程的0.8%。拍卖小型水库经营权的只有1处,其余为村委会直管。由于各地水资源状况、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基层水务管理能力、农民参与水利建设积极性存在差异,重庆市、四川省各区县产权改革进展情况不一(见表1、表2)。代表性区县农村水利产权改革调查结论:①承包是产权改革的主要形式,承包模式占产权改革总数的60%以上。究其原因是承包对模式不改变水利设施的集体产权属性,可以减轻农业灌溉集体用水风险。②拍卖模式主要适于小微型水利设施。拍卖最多的是山坪塘,但比例只有7%~10%,部分拍卖的山坪塘和小(二)型水库,因为养殖污染水源,村集体或县水务管理部门不得不提前收回经营权。因此,对公益性较强的农村水利设施选择拍卖必须慎重决策。③粮食产量及收入高低影响群众参与产权改革的积极性,水资源多少不是产权改革的决定因素。农民收入较高的绵阳市游仙区水资源虽然丰富,由于农民种粮积极性高,看重水利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群众和政府有积极性进行水利产权改革。
1.2水利分级供给与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管理体制改革状况。水管单位分为纯公益性、经营性与准公益性三类,重庆水管单位人员精简比例40%。实行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大型水库由省市水利行政部门管理;小(一)型水库及部分小(二)型由所在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其余的小(二)型水库由乡镇、村社集体和私营业主管理。灌区制定了配套改造工程建后管护制度,水管单位制定了建后管护办法,实行分级负责,建立灌区片区管理处+各工程管理单位+用水户协会+用水小组的运行机制。实行分级管理,主干渠由管理处、工程管理单位直接管理维护,其余支、斗渠由所在镇乡负责落实到村社、户或用水户协会进行管理,签订合同,建立责任制。存在的问题:①基层水利管理人员经费没有落实。如重庆市云阳县小(一)型水库干渠由各水库管理所管理,无人员经费和管护经费;支渠由当地村组管理,无人员经费和管护经费,工程难以维持正常运行。②基层水务管理队伍空心化。如重庆武隆县在2002年以前乡水管站和东风大堰灌区管理所没有撤销时,农村水利工作运行得比较好的。撤销之后水利工作纳入了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各个乡镇就只有1个兼职人员搞水利工作,经常换人,基层管理工作开展困难。
1.3“先建后补”机制带动社会资金参与农村水利建设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新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以农民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工程建设资金,明晰工程建设和管理主体。“十二五”以来,重庆市大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利。一是进一步完善“先建后补”的激励机制,大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捐赠及村民

农村水利多元供给效率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临近再说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