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土地生态评估
《湖北农业科学杂志》2014年第十一期
1克什克腾旗概况与研究方法
1.1克什克腾旗自然条件克什克腾旗地处赤峰市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6′—126°21′,北纬42°23′—44°22′,总面积20473km2。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中沙北草,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结合部,融西部草原、南部熔岩台地和北部丘陵山区于一体。平均海拔1100m,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年无霜期60~150d,年降水量250~500mm,多集中在6、7、8月份。农牧业资源丰富,现有可利用耕地86666.7hm2,可利用草原牧场面积1254666.7hm2。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11个,总面积为527456.58hm2,占全旗总面积的25.51%。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盛产甘草、黄芪、麻黄等中药材,主要野生动物有马鹿、狍子、黄羊等,禽鸟有丹顶鹤、天鹅、大鸨等。
1.2克什克腾旗社会经济条件克什克腾旗是一个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牧业旗。全境总面积20673km2,其中草原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85.6%[9]。2011年末克什克腾旗人口251316人。全旗牲畜总头数101.6万头(只)。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3.2∶66.1∶20.7转变为12.9∶67.2∶19.9。第二产业仍然是推动克什克腾旗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1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达23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44亿元。旅游业带来的收入占全区GDP比例较大。克什克腾旗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得益于旅游经济的带动[10]。
1.3克什克腾旗土地利用现状克什克腾旗土地大体可分为农牧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牧用地占绝对优势,农牧用地以草地为主,耕地中以旱地为主;未利用地所占比例较大而开发潜力小。土地的利用率不高。近几年,农牧用地粗放式经营,产量不高,加之盲目垦荒种植,森林草原也遭到了破坏,植被覆盖度降低,水土流失面积增大,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管理不当,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过快,占用了大量基本农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大面积草场长期超载放牧,退化草场不能迅速恢复而继续退化,优良的牧草地不断减少。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建立的具有较强功能的分析方法,该研究方法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作出一个总体评价。
3克什克腾旗土地生态健康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3.1克什克腾旗土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选取和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克什克腾旗土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围绕评价目标,从众多的影响因子和指标中提取能全面概括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指标。必须选择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的评价指标,在充分研究系统功能与评价目标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考虑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前后引起的生态功能变化,还需考虑生态保护管理等方面,使选用的指标实用可行,同时要尽可能选取信息量大、易获取且综合性强的指标。而评价因子应尽量选择评价区域范围内差异显著
农牧交错带土地生态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