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病理学名词解释(总论)
称肥大发育正常的细胞魁长大'或发育正常的器官因实质细胞的体积长大'致器官体积增大'
2、 增生:细胞分裂增殖,数量增多或组织器官因实质细胞数量增多,导致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称 为增生。
3、 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体积缩小;发育正常的器官因实质细胞的体积缩小和/或数量减少致器官实质 部分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4、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通过增生,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取代的过程,称为 化生。
5、 变性: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有的物质数量显著增多,称为变性。
6细胞水肿:细胞内含水量显著增多,称为细胞水肿。
7、 组织水肿:组织间隙内含水量显著增多,称为组织水肿。
8、 脂肪变性:除脂肪细胞夕卜,细胞内出现脂滴(中性脂肪滴)或脂滴数量明显增多。
9、 玻璃样变性:结缔组织、,称玻璃样变性。
10、 纤维素样坏死:结缔组织、血管壁原有结构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红染的、有折光性的物质, 称为纤维素样变性,也称为纤维
素样坏死。
11、 黏液样变性:组织间隙内出现了类黏液(粘多糖和蛋白质)聚积,称为黏液样变性。
12、 病理性钙化:除牙和骨外,机体其他组织内出现了固体钙盐沉积,称为 病理性钙化。
13、 营养不良性钙化:除牙和骨组织外,变性坏死组织内出现固体钙盐沉积,称为营养不良性钙化。
14、 转移性钙化:因全身钙磷代谢障碍,血清中钙、磷比例失调导致牙和骨以外的正常组织内固体钙 盐沉积,称这为转移性钙化。
15、 坏死:局部组织细胞死亡后,经溶酶体酶的自溶作用,出现的死亡后形态改变,称为坏死。
16、 凋亡:是通过机体细胞内的基因协调活化(一系列基因产物的影响)而产生的宿主细胞“自杀性" 死亡,故也称程序性死亡,
死亡细胞膜系统不破裂,不发生自溶,也不引起炎症反应,以单个或小团细胞死亡的形式出现, 类似树叶凋枯脱落,故名。
17、 坏疽:大片组织坏死后,伴腐败细菌生长,使坏死组织变黑、发臭,称为坏疽。
18、 机化:坏死组织、血栓、血凝块等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机化。
19、 肉芽组织:由纤维母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所组成的新生血管结缔组织,称为肉芽组织。
20、 溃疡:皮肤或黏膜组织坏死后,分离排除,形成深达基底膜以下的缺损,称为溃疡。
21、 窦道:深部组织坏死,向一个表面穿破,分离排除后形成的一端通向表面,另一端为盲端的管道, 称为窦道。
22、 痿管:深部组织坏死,向两个不同表面穿破,分离排除后形成的连通两个不同表面的通道,称为 痿管。
23、 空洞:肺、肾等有自然排除管道的器官,组织坏死溶解后,经自然管道分离排除所留下的空腔, 称为空洞。
24、 再生:组织或细胞丢失后,由周囲的同种细胞 增生来填补的过程称为再生。
25、 修复:组织或细胞丢失后,由周围组织健康细胞分裂增生来填补的过程,称为修复。
26、 皮肤创口 I期愈合:组织创口小,对合良好,无污染,无感染,愈合时间短,形成瘢痕小,称为 皮肤创口 I期愈合。
28、
29、
30、
31
病理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