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延迟退休方案设计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重,人力资源紧缺及养老金平衡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中。本文将从影响退休年龄的因素分析出发,讨论中国及世界各国的退休年龄现状,最后选择适当中国的延迟退休方案,得出结论。
【关键词】延迟退休;退休年龄;延迟方案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重,劳动力减少,人力资源紧缺严重,延迟退休不断提上日程。延迟退休已必将实行,关键在于如何实施及顺利推进方案。
一、影响退休年龄的主要因素
现代退休制度的动机有两个:一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二缓解就业压力。退休年龄是否合理,要考虑对一国养老保障体制和就业状况的影响。
(一)养老金给付
退休年龄是各国养老金给付的起始年龄,其高低对一国的养老保障体制有直接的影响。退休年龄越高,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越短,缴纳保险费用的时间越长,故保险基金的收入增加,支出减少,从而对养老金的运营较为有利,面临的养老金支付压力较小,存续和运转起来就容易得多。反之则相反。
(二)就业状况
退休年龄对就业状况有重要影响,人口结构一定时,退休年龄决定劳动力的供给。退休年龄越低,一部分人较早地退出劳动力供给市场,使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反之则增加。故确定休年龄要考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
二、中国及世界各国退休年龄现状
中均不到55岁,且现行退休政策是上个世纪确定,当时人口预期寿命为50岁,现在已达70岁。
由表1可以看出中。且由图1,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老龄化趋势严重,到2050年人力资源紧缺严重。
三、中国延迟退休方案选择
(一)延迟退休方案设计原则
延迟退休年龄须制定可行的方案,特别是在当前公众对延迟退休年龄敏感的情况下,方案设计必须遵循三个基本的原则。
。
。
。
(二)延迟退休方案设计步骤
目标退休年龄即延迟后达到的年龄。世界各国的退休年龄选择多在60―68岁,以60和65岁居多。根据Social Security Association的统计,截至2012年,欧洲31个国家和地区中,男性退休年龄为65岁的有17个,女性退休年龄为65岁的有12个。比较之下,中国选择65岁作为目标退休年龄较为理想,可以较好地实现减小养老压力且不增加就业压力的目标。
延迟退休年龄是一项前瞻性改革,确定后会延续较长时间,考虑到中国人口转变进程较快,以60岁作为目标退休年龄偏低。故建议采用65岁。同时考虑到女性预期寿命较长及退休年龄男女趋同的趋势,建议采用相同的目标退休年龄。
从全国来看,目前是一个延迟退休年龄的好时机。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变化也反映了这个时机的来临
中国延迟退休方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