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简介狂犬病又名恐水病,俗称疯狗病, 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保毒宿主为狼、狐、犬等动物,可在家犬和野生动物中流行。人被疯动物咬伤后,病毒可由唾液经伤口侵入而感染,以狂躁和恐水为主要临床特征,一旦发病。 100% 死亡。 WHO99 号报道- 2011 年9月?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狂犬病。?全世界每年有超过 万人死于狂犬病。?被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的受害者中, 15 岁以下儿童占 40% 。?99% 的人类狂犬病死亡病例由狗引起。?在与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接触之后几个小时内采取清创和免疫措施可以预防狂犬病和避免死亡。?每年全世界共有 1500 多万人在接触后接受预防治疗,以防狂犬病。估计此项治疗每年挽救了 万多人的生命我们市场需求?2007 年:我国因感染狂犬病死亡的人数达到 3300 多人,自 2002 年以来,我国因狂犬病死亡人数累计已达 11540 余人。近 3年内,狂犬病病死率和死亡人数均居人类各种疫病之首。目前,狂犬病疫区呈由南向北扩展趋势。?我国狂犬疫苗销售人份在 1500-2000 万。?随着宠物市场的兴起,销售份额进一步的提升狂犬病的临床表现?1. 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 3天最长 19年,一般平均约 20- 90天。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2. 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头疼、恶心、疲倦、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感觉异常等症状。本期持续 2-4 天。?3. 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的恐怖表情、恐水、怕风。体温升高( 38-40 度)、恐水为本病的特征,但是不是每一例都有。典型患者虽极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也可以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外界刺激如风、光、声也可引起咽肌痉挛,可有声音嘶哑,说话吐词不清。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表现为大量流延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但病人神志多清楚,可有精神失常及幻觉出现等。本期 1-3 天。?4. 麻痹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推荐的接触后预防感染狂犬病措施立即接种疫苗和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 III 级: 一处或多处穿透性皮肤咬伤或抓伤,动物舔触处的皮肤有破损;动物舔触处的粘膜被唾液污染,或暴露于蝙蝠。立即接种疫苗和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 II级:动物轻咬裸露皮肤,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不用采取措施 I级:触摸或饲喂动物,动物舔触处的皮肤完整(即无暴露); 接触后措施与疑似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接触程度?接触后治疗?在接触狂犬病后立即(须在数日内尽早)进行有效治疗可以防止出现症状或死亡。接触后预防措施是,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按医嘱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立即接种疫苗。?对伤口的局部处理?以化学或物理手段清除感染处狂犬病毒是有效的防护措施,因此,迅速对可能已感染狂犬病毒的所有咬伤处和抓伤处进行局部处理很重要。建议采用的急救程序包括立即用肥皂水、洗涤剂和聚维酮碘消毒剂或可杀死狂犬病毒的其他溶剂彻底冲洗和清洗伤口 15分钟以上?被狗咬伤不一定得狂犬病,如果咬伤人的狗不带有狂犬病病毒,即使伤口没有处理也不会得狂犬病。有学者统计发现就是被真正的狂犬或其它疯动物咬伤,且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结果也只有 15%-30% 的人发病。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一些貌似健康的犬的唾液中可带有病毒,带毒率可达 % ,也能传播狂犬病。且目前缺乏检测狗是否带病毒的方法,因此,一旦被狗或猫等宠物咬伤或抓伤应该立即清洗伤口。? 在咬伤部位的近心端缚上止血带,挤出伤口处血液,促进含病毒的血液流出,并用大量肥皂水、盐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半小时以上,再用碘酒、酒精冲洗伤口,伤口深者,应选用不带针头的大注射器反复、彻底冲洗其深部。? 同时要把犬、猫隔离观察 14天,明确是否狂犬、狂猫,必要时可送防疫站检验。在伤口处理好后,及时去卫生防疫站最好不要超过 24小时注射狂犬疫苗,如该犬或猫无从追踪,则应将全程预防接种进行到底。此外, 小儿若与狂犬有密切接触、即使无明显咬伤或抓伤,亦应注射狂犬疫苗。预防药物?疫苗接种根据暴露的具体情况由当地医师决定采取狂犬疫苗,还是血清联合疫苗或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联合狂犬疫苗来预防。 ?剂量及用法:佐剂疫苗、浓缩佐剂疫苗及冻干浓缩疫苗全程需肌内注射 3针~ 5针,分别在 0、3、7、10和 28d 各肌内注射 1针( 2ml ),严重咬伤者疫苗可加用全程10针(当日至第 6天每日 1针,然后于 10、14、30、
狂犬疫苗High Light041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