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事迹
____,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名字,却在经过感动众人的一件件事迹中被人们所熟知。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帮里互助、融洽的邻里关系,不仅是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在树____村有这么一个人,他照顾孤寡老人,帮助乡亲友邻,他用无私爱心感动着人们,用行动影响着大家,在树____村只要提起他的名字乡亲们无不称赞。他就是____,这个平凡的农村汉子有着一颗淳朴善良的心,只要乡邻需要帮忙,他总是热情的伸出援助之手。
走进树____村二组的一个普通的农家,你会看见一个中年人正耐心的喂一个瘫痪老人吃饭,不知情况的人会认为这只是孝顺儿子伺候父亲的温情画面,细细打听会了解老人和中年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是普通的邻居。这位端着碗喂饭的人正是本文的主人公____,而那位老人就是____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的贫困户____。伟大领袖说过“做一天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不知____在帮助____一家时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位伟人说过的真谛,也许想到过,但在帮助困难邻居时就没那么多考虑了。____和____住同一个院子,对____一家所经历的不幸遭遇用作为邻居____的话说是“看到都造孽”。____和马希艳夫妇早年丧子,____常年卧床不起,基本无自理能力;____妻子马希艳双目失明,也基本无劳动能力,难以服侍丈夫起居。他们的饮食起居基本上靠邻居____的照顾,除了忙自家的农活外,____每天必做的事就是傍晚去____家,为其准备第二天要用的柴米,帮助其担水做饭,干完这些,才回家做为自家做饭。隔三差五还要帮助马希艳为____擦洗身体、换洗床单被褥,为其端屎端尿更是常事。平日里自家有什么好菜也不忘邻居,总会端一些给邻居,逢年过节更是把邻居请到自家来过。随着两位老人的年龄越来越大,行动更加困难,在____年,____干脆把两位老人当成家人照顾,无私的帮助这对孤寡老人。
____年,马希艳去世,由于家境贫寒又常年卧病在床的____没有能力安葬妻子,____就出钱出力代其操办后事,从出殡安葬到办死亡证明,到为悼念亲友发孝服,他都一手包办。马希艳去世后,____想到____一人在家,又无自理能力,诸事不便,就和妻儿商量后,决定把____接到自己家里住下,以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从那以后,____就像服侍父亲一样侍候____。
害怕____长期卧床会肌肉坏死,____就经常给他擦洗、按摩身体;害怕____长期不晒太阳会生病,____还专门找木匠做了一张椅子,有太阳的时候就把____抱出来晒太阳。事事无微不至。
____年8月16日傍晚,捆收完玉米秆,累了一天的____,正在冲凉,突然就听到里屋“哐当”一声,接着就是妻子的叫喊,“表叔,您怎么呐?”____来不及穿好衣服,赶忙冲进里屋,看见____躺在地上,腿上鲜血直冒。原来是____睡觉那张床的床脚断了,床脚上的铁钉扎进了____的大腿。____看了看____的伤势,对妻子说:“铁钉扎到表叔大腿了,我得赶紧把他送去包扎才行!”说完就背起____顾不上妻子递上来的手电筒就出门了,接着月光深一脚浅一脚往村卫生站跑。在卫生站,医生给____止血包扎后,____才发觉自己连鞋都忘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事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