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电视剧繁荣的启示
[摘要]透过吉林电视剧数字背后的繁荣表象,本文认为电视剧要繁荣必须始终高扬时代主旋律、时刻立足于现实、真正贴近百姓和生活、彰显地域特色。
[关键词]吉林电视剧 繁荣 主旋律
吉林电视剧创作生产始于1960年的《三月雪》。如今,吉林省已生产出近500部作品。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制作的电视剧《响铃公主》、《少帅传奇》曾轰动全国,到了90年代,吉林电视剧创作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自1995年以来,生产的135部(1917集)电视剧,有41部在中央台一、二、八、十一套首播,在央视播出的比例达到总制作的近三分之一。电视剧《纪委书记》、《女人不是月亮》、《大雪小雪又一年》、《咱爸咱妈》、《情债》、《非常代价》、《大学女孩》、《问鼎长天》、《不惑之年》、《烧锅屯的钟声》、《大雪无痕》、《刘老根(1)》、《希望的田野》、《越走越好》、《种啥得啥》《插树岭》、《都市外乡人》、《圣水湖畔》、《陈云在临江》……这些在观众记忆里留有烙印的名字都验证了吉林电视剧的走红。我国每年生产出12000多部(集)电视剧。其中超过三分之一不能播出,而吉林省的电视剧“成活率”却很高;三分之一在央视播出,其余的多在地方台播出,吉林产的电视剧不光有大众,同样有大奖。据统计,近年来,吉林省共有59部电视剧在全国获大奖。其中,11部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7部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13部获电视“金鹰奖”,1部获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2部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还有5部获其他奖项。
透过数字背后的繁荣表象,探究吉林电视剧繁荣的原因对当前我国在影视产业领域正确践行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立足于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吉林电视剧的繁荣对当前的电视剧创作有以下几方面启示。
一、繁荣的前提:始终高扬时代主旋律
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主旋律则是凝聚人民、鼓舞人们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占有关系调整了,带来许多诱惑,社会固有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受到挑战。当务之急,需要奏响时代主旋律,明晰主流价值的追求和判定。因此,在电视剧的制作中必须要大力张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历代都有思想家强调正气浩然、诚实诚信、克勤克俭、清正廉洁等精神。这些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优秀的精神传统,是民族存立的基础,是民族的根。奏响大是大非的主旋律。强化主音手的作用,才能体会到中国社会这部多声部交响乐清楚的层次、丰富的呈现、创新的追求。吉林电视剧在制作时则始终高扬主旋律。《插树岭》、《都市外乡人》、《圣水湖畔》等剧中男女主人公不畏艰难,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希望的田野》中的人民公仆形象,都紧紧体现主旋律,激起观众的共鸣。
二、繁荣的保障:时刻立足于现实
1942年,毛泽东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
吉林电视剧繁荣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