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乡土历史资源开发的探讨.doc初中乡土历史资源开发的探讨
【摘要】本文从乾县本土地域历史岀发,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历史 文化,包括本乡本土的历史遗址、遗迹、文物和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等物质资源,以及历史见证人和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人力资源,充 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乡土教材,以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 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丰富学校历史课程资源,提高教学的效果,拓展 学生的知识视野。
【关键词】乾县乡土历史资源乡土教材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 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 有裨益。”而作为历史名城的乾州,也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乡土历史课 程资源包括本乡本土的历史遗址、遗迹、文物和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等物质资源,以及历史见证人和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人力资源。而 这些宝贵的资源也是我们历史教育教学有待开发的重要资源,这可让学生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理解和尊重其 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充分发掘和利用历史遗迹,创编富有特色的校本历史教材
乾州作为历史有名州郡,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同时,又因有诸多唐 代贵族埋葬在此地,乾州也成为古人所说的风水宝地,特别是中国古代唯
一的女皇武则天和李治的合葬墓,也成为至今富有盛名的旅游名地。随着 近几年旅游产业的发展,乾陵也成为了全国著名的A级景区,诸多遗迹也 成为了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众所周知,乾县在黄帝时称好峙,为祭天之所。 商时为岐周之地,春秋战国时属秦。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置好峙县。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都咸阳,好峙属京畿辅地。北魏时改好峙为漠西县, 隋改为上宜县,唐又置好峙。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唐高宗取葬县北之 梁山,谓“乾陵”,遂更县名为“奉天”,以奉祀乾陵。唐德宗建中四年(183) 因朱滩之乱,德宗避难奉天,叛平,于兴元元年(784)升奉天为赤县, 由京都直辖。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以奉天县置乾州。尔后屡有更迭, 到民国2年(1913)改乾州为乾县。乾县境内名胜古迹景点多彩多姿,以 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墓乾陵驰名中外,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引人瞩目的旅游胜地。另外,全县还有隋恭帝杨侑庄陵、唐僖宗靖陵和 秦梁山宫、甘泉宫等古遗址88处。而这些历史遗迹也成为了历史课程丰 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应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积极地开发历史资源,并创 编成学校校本教材,丰富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网络平台,积极创建数字化乾州历史乡土课 程资源网
随着近几年电子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学生及 教师的计算机能力逐渐提高,现代教育媒介及其网络检索能力不断提升。 鉴于此,我们可积极地利用现代网络数字化设备,建立有乾州特色的数字 电子历史乡土课程资源。这就是以电子网络为平台的历史教育乡土课程资 源,具体内容包括:多媒体历史课件、历史资料数据库、历史图书馆、档
案馆、博物馆等。数字电子化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不仅应包括能给
初中乡土历史资源开发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