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基层是个大舞台
当下,焕发蓬勃生机的中国广大基层随处可见坚守者和回归者,他们演绎着一段段“独舞”,并汇成“时代群舞”,使自己的人生更坚实、更出彩。
退守,蓝海抬望眼
“我为什么选择回来创业?”“80后”创业者彭诚的答案是:现实考虑与乡愁情怀。2009年底,彭诚带着创业团队和第一个创业作品——族谱录网,从北京回到家乡湖南浏阳继续创业。“那时北京一个100平方米的中等工作室,一年的租金至少是30万元。在浏阳,我们以800元/月租下一处140平方米的房屋,租金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省下一大笔创业基金。”到了2015年,彭诚还玩起了“跨界”,和朋友合伙成立蒸菜品牌“蒸浏记”,打造浏阳蒸菜连锁品牌。在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全”获得银翼奖。
农村孩子考上大学被视为“跳出农门”,而今,不少农家子弟大学生毕业后又回归桑梓,成为新农人。
半山坡上,一群健壮的西门达尔牛毛色发亮,正在崭新的牛舍里悠闲地甩着尾巴,啃着青草,几头小牛娃在牛舍外活蹦乱跳……这是26岁的重庆女孩谭中琼在家乡万州区新田镇高家村开办的养殖场。
谭中琼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这让她的父母在乡亲面前觉得特有面子。然而,她有一天终于按捺不住创业的冲动:“回乡创业,总得有人把脚插进身下这片土地!”从大山走出去的谭中琼想到养殖肉牛。[]
不到半年,这位曾经每天要化妆才能出门的外企“白领”瘦了30斤,俨然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牛倌”。付出总有回报,2015年底,谭中琼的肉牛出栏了,一下赚了30余万元。
服务,俯首向大地
踮起的脚尖、平伸的双臂、微抬的下颌,一排优雅的身姿映在湖南长沙市岳麓区特殊教育学校舞蹈排练室的全身镜里。40多位特殊教育学校的残障孩子正在温习头天学的舞蹈动作,等待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舞蹈老师郭贝贝的到来。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郭贝贝都要为这些爱好艺术的残障孩子义务进行辅导培训。像郭贝贝这样的文化志愿者,长沙有3万余人,他们服务于长沙各基层文化站点。
“北京一个同事跳槽到新的学校,急需英语教师,邀请我回去,我还是拒绝了。”“80后”教师胡娜说,“北京的教学条件太好,没有我,那些孩子一样能学得很好,这里的孩子
更需要我。”
来到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任教,出于胡娜的自愿。在两年的任教生活中,她学会了用秸秆烧炕,习惯了上旱厕,学会了凿冰取水……
尽管与爱人长期分居,孩子还小,需要照顾,但胡娜并没有选择调动工作。她说:“我留下来能够帮助更多的孩子。”
在吉林白城市人才办副主任李修鑫看来,基层工作经验是一份难得的“修炼”,是很多大学生放下书本走向成熟的标[]志。
退休,归田当乡贤
重庆市万州区走马镇走马社区书记向秀发的身份很多,但他最知名的身份是三峡植物研究专家和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返乡后,他竞选
来来基层是个大舞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