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双机制学习理论分析论文.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双机制学习理论分析论文
基础教育离不开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中小学,好学生都不愿别人称他为“高分低能”,好教师最怕别人说他(她)“照本宣科”、“满堂灌”。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呢?本文从阐述双机制学习理论入手,谈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几个原则性问题。

双机制学习理论是在综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避免这两种理论各执一词、单方面解析人学习机能的观点,从更科学、更深刻的角度揭示人的学习本质。这种理论认为,人的学习有两种机制,一种是联结机制,一种是运算机制。当人们运用联结机制来获得知识时,就称为“联结性学习”;而运用运算机制来获得知识时则称为“运算性学习”。有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只需要用联结机制,也即只要通过联结性学习就可以完成,这类知识一般只有信息意义,而无智能意义。所谓信息意义,是指个体作为下一步的发展必须懂得或把握的经验,如识字或掌握单词是学生进行和各种学习必不可少的。所谓智能意义,是指在掌握知识或经验过程中能使个体形成一定的认知操作方式,即可以发展个体能力的知识经验。联结性学习的功能主要是实现知识的信息意义。由于个体的联结机制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联结性学习无所谓难易。另一方面,有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则需要经过复杂的认知操作活动(相当于智力活动)才能实现。当个体在通过相应的认知操作活动获得知识或经验时,既获知识的信息意义,又获得知识的智能意义,并促进了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认知操作方式(即运算性学习机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以往的运算性学习而逐渐形成的。例如,数学知识会促进学生形成相应的数理逻辑运算方式,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智能意义。由此可见,有的知识对学生只有信息意义,如懂得用水灭火、用土阻挡洪水等;有的知识对学生只有智能意义,如智力测验中的推理问题等;有的知识既有信息意义又有智能意义,如学会算术的四则运算等;而有的知识既没有直接的信息意义,又没有智能意义。


双机制学习理论给我们一个启示:学习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习有关的两种机制的改善。因此,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互补性原则,即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是相辅相承,不可偏废的。我们既需要学习具有信息意义的知识,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更需要选择同时具有智能意义的内容进行学习。实际上,理论知识、抽象知识或有联系的知识要比事实的、具体的或孤立的知识更具有智能意义。在中小学的学科中,一般而言,语言、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信息意义成分更多;而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智能意义的比重更大,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好这些学科各自在发展联结机制和运算机制上的功能。

2.整体性原则,即要重视提供具有发展学生这两种机制所需的完整知识给学生。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做到学习内容知识和应用策略知识并重。所谓内容知识是指关于现象、事实、概念、原理、规则以及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它主要是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中小学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大部分是属于这种知识;所谓策略知识是关于信息加工策略及

双机制学习理论分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无需盛会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