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复习.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复习.doc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复习提纲)
一、 地主阶级抵抗派——睁眼看世界
1、 背景:
(1)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⑵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2、 概况
⑴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
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为当时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
《四洲 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华事夷言》: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⑵魏源:《海国图志》
性质: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史地著作。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
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一
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⑶徐继畲:《瀛环志略》系统介绍各国史地、政治和风俗情况,介绍美国民主制度,赞扬华 盛顿。
⑷姚莹:《康輔纪行》特别关注西藏地区,提醒注意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
3、 特点:只学“器物”,不变制度。即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二、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
[、背畀•
(1)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
⑵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级力量不断壮大。
⑶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2、概况
代表
地位
主要思想
康有为
维新变法第一人
1898年《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变法理 论.
论证君主立宪制符合历史潮流。
梁启超
维新思想主要宣传 者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文章立论新颖,有很强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谭嗣同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
对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大胆批判。
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同封建束缚决裂。
严复
中国启蒙思想第一 人
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 化论观点
意义:他的进化论观点增强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 信心。
3、戊戌变法
⑴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⑵性质:既是救亡爱国运动,又是资产阶级政治变革运动。
⑶影响:①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
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探究:维新派与抵抗派的思想有何异同?

抵抗派
维新派
不同
代表人 物
学西方目 的
学西方内 容
相同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走向共和
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实现:
⑴方案提出:1894年兴中会“驱逐轍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⑵正式确立:1905年同盟会“驱逐戦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均地权”。
⑶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
2、革令
耳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类别
要 点
时间
1905 年一1907 年
阵地
改良派的《新民丛报》与革命派的《民报》
内容
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实质
围绕三 民主义开展论战。
(即改良道路与革命道路,君主立宪政体与民主共和政体之争)
影响
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准备

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72 KB
  • 时间202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