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飞机编好“说明书”
文‖《上海者 孙玉敏
他们从飞机初始设计阶段就介入记录数据,跟踪制造和试验、试飞全程
在普通人印象中,飞机客户服务是航空公司的事情,与飞机制造商无关,然而并非如此。
在中国商飞客服中心看来,要改变人们脑海中“中国只能生产中低端飞机”的传统印象,树立国产民机的新形象,最关键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踏踏实实从建立满足客户需要的服务体系做起。
ARJ21新支线项目督察组成员、曾任中航商飞副总经理、经历ARJ21研制全程的刘乾酉,就将客户服务作为与研制生产、市场营销同样重要的民机三大竞争点之一。“一架飞机,光技术成功还远远不够,还要获得市场认可,从市场上赚钱。没有客户服务就没有民机。经得起使用的才是好飞机。”他说。
在中国商飞客服中心的定义中,客户服务主要包括飞行训练、航材支援、工程技术服务、技术出版物、市场客户支援、网络与数字化客户服务等。
技术出版物通俗而言,就是飞机的“说明书”。而仅仅编好“说明书”这一件事,就是一个超大工程。
“技术出版物不是一本杂志,而是飞机顺利运行的重要依据。飞机的手册主要包括维修类手册和飞行类手册两大类,从飞机研制设计阶段就开始编写,贯穿研制设计、总装制造、首飞试飞乃至交付运营,是一种飞机全寿命周期产品。”中国商飞客服中心技术出版物副部长赵鹏介绍。
10天累计评估400多份图纸
无论飞机的初始设计水平和可靠性多高,一旦正式投入使用后,正确地使用和维修才是保持其固有设计水平和可靠性的基础,而正确地使用和维修则需要通过飞机制造商制定准确详尽、便于使用的技术出版物,也就是“说明书”来保证。
“与航空公司打交道时,他们第一句问的就是,你们手册怎么样。作为终端产品,手册是飞机前端的设计、制造和试验试飞的集中反映。”赵鹏强调。他说,仅ARJ21飞机就有38本手册要编写,其中飞行类14本,包括飞行机组操作手册、客舱机组操作手册、重量平衡手册等;维修类24本,包括飞机维修手册、飞机图解零件目录、故障隔离手册、线路图册等,主要用于空地勤人员进行操作及维护维修相关任务。这些手册小到飞机座位的一张说明图,大到两万多页的飞机维修手册,是飞机投入运营必不可少的“运营证”。
与普通说明书不同,飞机“说明书”不但种类多、编写量大、编写难度高,而且涵盖专业广,需要对接协调的部门也多,不仅要与设计、制造、试飞等制造商内部各中心或部门打交道,而且更要与直接客户、航空公司打交道,同时还要与供应商、局方型号审定和航空器评审组打交道。
与国外成熟机型有编写基础不同,ARJ21和C919的“说明书”编写是从无到有,这样的编写无疑更艰难,令人讶异的是,如此庞大而艰难的编写,均出自一群80后、90后“理工科”年轻人之手。在客服公司,负责“说明书”编写的技术出版物部显得有些“另类”:这个由8个科室170多人组成的部门,员工是来自机械、航电、结构、动力等不同专业的理工科毕业生,干的却是手册编写类的“文科生”的工作。他们从飞机初始设计阶段就介入记录数据,跟踪制造和试验、试飞全程。他们需要根据设计编写手册初稿,每编写一页,可能需要对上百份图纸进行分析。设计只要有修改,手册就需要随之修改,这时工作量可能翻倍,编写团
给大飞机编好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