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造景深大片摄影发烧友常形容漂亮的背景虚化, 像奶油般化开,这就是很多影友极力追求的浅景深效果。获得完美的景深效果,有很多决定性的因素,其中不仅包括了相机的设定和操作,还涵盖了拍摄时的构图技巧。因此,我们特别策划了这个拍摄实战专题,来为你展示如何打造景深大片。如何打造浅景深照片 P122-123 要想拍摄绚丽的浅景深效果,不仅要选择恰当焦段的镜头或相机,还要注意拍摄时相机与主体的距离,以及主体与背景的距离。此外还要考虑相机的光圈设置。实战人像浅景深 P124-125 浅景深的拍摄手法常用于人像摄影中,在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多种方法来实现人像背景虚化效果。其中包括了构图技巧,以及卡片数码相机实现的特殊技巧。迷人的浅景深花卉 P126-127 花卉题材由于个体通常比较小,如果选择器材不当,则无法实现近距离对焦拍摄,整体画面也显得杂乱。通过微距镜头及一些特殊的技巧, 可以让照片中的花朵绽放得更美丽。风光小品玩虚化 P128-129 对于风光小品的拍摄,实现浅景深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虚化前景,这要求拍摄时勤挪机位,找到衬托主体效果最好的前景。摄影师提示在这张照片的拍摄时,我们选择了弯曲的河岸为背景,这样可以保证背景延续得更深远。为了达到我们需要的浅景深效果,在拍摄时选择了 105mm 的焦距, A 挡光圈优先曝光模式以及 的光圈,同时摄影师尽量拉近与模特的距离。为了背景中能出现虚化的柳枝,拍摄时采用了低机位,微向上仰拍。什么是景深简单的说,景深就是拍摄景物后获得的影像清晰范围。这段范围的特点是实焦点后面清晰的距离要长于前面清晰的距离, 对于任意焦段来说, 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 2 倍。清晰范围前后较短的, 我们一般称之为浅景深(或小景深);而清晰范围较大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深景深(或大景深)。景深由镜头焦距、光圈大小和拍摄距离三者共同作用,使我们所拍摄的画面出现虚实不一的影像效果。也就是说上述三个因素中任一点都对景深产生影响。实现浅景深的三要素 1 镜头焦距影响景深镜头的焦距主要分长焦、中焦和广角三大类, 不同焦距的景深效果也有着显著的不同。当采用 12mm 焦段的广角镜头拍摄时,景深效果最大, 采用 50mm 焦段的中焦镜头拍摄时,景深效果一般,采用 200mm 以上焦段的长焦镜头拍摄时,景深效果逐渐变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镜头焦距越短(广角),景深越大;镜头焦距越长(长焦),景深越小。现在影友们大多使用变焦镜头进行拍摄, 大多广角到中长焦段均能覆盖。但使用变焦镜头不了解景深是用不好的。如果用长焦镜头拍摄,除了获得较大的人物影像,还有小景深虚化背景突出人物的作用。反之,用广角镜头拍摄风景,画面广阔且由远到近的清晰范围也很大。 2 光圈大小影响景深光圈的大小变化也与景深有着密切关系。下方左图是用采 的大光圈所拍, 而右图则是采用 F22 的小光圈所拍摄。可见:小光圈拍摄的画面,被摄体影像的清晰度范围要比用大光圈拍摄的画面大得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圈越大,景深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景深对画面造型的虚实关系有很大影响。小光圈景深大,前后景物都清晰,一般利用它来拍风光建筑及情景交融的纪念照。大光圈景深小,可以虚化前景和背景,有利于突出被摄主体,一般利用它拍摄人物、花卉等。 3 拍摄距离影响景深我们在实际拍摄中, 也应当注意到拍摄距离对景深产生的影响。所谓拍摄距离指的就是拍摄者在拍照中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通常随着我们拍摄时的前后移动而变化。如下方小图所示, 当镜头距离被摄对象很近时,画面景深会很小, 而大图中,当拍摄者站到距离被摄对象很远的地方时,产生的景深效果就很大了。从而我们又可得出: 拍摄距离越近, 景深越小; 拍摄距离越远, 景深就越大。我们经常会运用相机的微距模式或使用微距镜头拍摄花卉,在作品中,大多是作为焦点的花蕊清晰而背后的叶子就变成了虚化效果,这就是因为距离非常近,景深也就随之变得很小。打造人像浅景深
炫造景深大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