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情感元素在教师授课过程中的功效.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情感元素在教师授课过程中的功效
摘 要:教学中的情感诉求要具有陶冶人的精神,引导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消费观的作用,注入一定的情感,运用文化情感进行包装,创造浓烈的情感氛围和情节,设计为“人情化”设计。
关键词:陶冶 引导 注入 包装 “人情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1 情感元素融合于教学的基本原则
现实基础原则
学生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施加影响的消极主体,而是一个具有一定的要求、信念、定势和意向,有着判断是非标准的积极客体,他们对教学的内容完全是根据自己要求的价值标准加以摄取或排斥的。所以,说实话、抒真情是教学的生命,是赢得学生受众的本质力量,也是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的表现。
教学的创作应以现实为基础,以现实为对照,不满足于现实而表达理想和激情。同样,这种激情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被学生受众所接受。
谐趣幽默原则
幽默是生活和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的喜剧因素,又是能在生活和艺术中表达或再现喜剧因素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比喻、夸张、象征、寓意、双关、谐音、谐意等手法,运用机智、风趣、凝练的语言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自相矛盾的事物或现象作轻微含蓄的揭露、批评、揶揄和嘲笑,使人在轻松的微笑中否定这些事物或现象。幽默广告之所以受人们的喜爱,根源在于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与审美价值,它运用“理性的倒错”等特殊手法,通过对美肯定和对丑的嘲讽两种不同质的情感复合,创造出一种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境地,促使接受者直觉地领悟到它所表达的真实概念和态度,从而产生一种会心微笑的特殊审美效果,感性诉求教学正是通过幽默的情趣淡化教学的直接功能性,使学生受众在欢笑中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接受某种知识信息,从而减少学生对被教育所持的逆反心理,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理性原则
感性诉求教学创作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具有教学创作的冲动,在教学中表现激情,只有在这种情感状态下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教学。在感性诉求教学创作中,情感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经常是一种在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能够把受众者的心吸引过来,让他们获得全新的感受。
2 学生情感需求及受众心理分析
情感需求
学生受众者更加重视通过教学获得个性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舒适以及优越感。现代学生受众的需要是满足自己的爱的需要、被人尊重和自我价值体现的需求,情感诉求要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情感需要进行诉求,才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感心理
情感是教学行为的催促剂。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表现了人的需求是否获得满足。在生活中,对于现实中的各种事物或现象,人们总会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看法或评价,由此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情感态度,这些情感通常表现为肯定或否定这两极性特征。
“凡能符合需要或愿望的对象,引起的体验具有肯定或积

情感元素在教师授课过程中的功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仅仅三声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9-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