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英语比喻修辞格
摘要:比喻是语言中历史最悠久的修辞格之一。在新闻英语中,比喻也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段。本文对新闻英语中常用的几种比
喻类修辞格进行欣赏和比较,分析各种辞格的修辞特点,并探讨了新闻英语中比喻类修辞格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新闻英语;比喻类修辞格;翻译
OnFigureofSpeechinEnglishNewsPublicationsandTranslationTechniquesAbstract:Asoneoftheoldestrhetoricaldevices,tropesareoftenemployedinEnglishnewspublications1ThispaperappreciatesthemostcommonlyusedtropesinEnglishnewsreportsandanalysestherespectiverhetoricalfeatures1Basedonthis,theauthorattemptstoofferdifferentapproachesintranslation.
Keywords:rhetoricaldevices;tropes;Englishnewspublications;translation
修辞学源于两千年前的古希腊时代,是研究语言艺术的一门科学。修辞是根据交际内容、语言环境等恰当选择语言手段和表达方式。通过利用各种辞格可使语言具有音韵美、形式美、内容美、意境美。为增加报道的可读性、生动性,在新闻报道中有时也会灵活地运用某些修辞手段。本文拟就英语新闻报道中的比喻类修辞格进行分析,并探讨此类修辞格的翻译途径。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可以使语言精练、生动。比喻格是对“感知过程中的某种联想关系进行描述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法”(范家材,1992:76)。在保证新闻报道的纪实性和正确性的前提下,在新闻中恰当巧妙地使用比喻格,确实能增加神采,吸引读者们的阅读兴趣。
(Simile)
明喻是把两个事物的相似性进行比较,表明本体和喻体的相类关系。Simile必须具备本体和喻体以及喻词,喻词常用“as,like”也用“asif,becomparableto,similarto,resemble,besomethingof,regardas”等。例如:
Thatprocessmayalreadybebeginning,forJapan’ssurplushasbeentumblingfor20consecutivemonths:,anditcouldendupwithsomethingthatafewyearsagowouldhavebeenregardedasmorefancifulthanaunicomaJapanesetradedeficit.
这个过程(即资本输出和对外贸易顺差的减少)已经开始,日本贸易顺差20个月来继续下跌(这种情况)的结局会是几年前人们还以为是比独角兽更虚渺的事情:日本贸易逆差。
这是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的一篇报道。该报道讲述了人们曾一直认为日本贸易不可能出现逆差,然而,日本人口老化现象引起的严重危机:人口老少比例失调、社会资本匮乏、资本输出减少、贸易逆差产生等等。此句中“asmorefancifulthanaUnicom”很新鲜,”unicom”是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以此形容日本人认为“日本贸易逆差从当时的现实看来是虚渺的”。这样的比喻格使原文信息变得生动,形象。
(Metaphor)
隐喻也是在两类不同的事物之间进行比较,以表明两者的相似之处。但它不用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从构成方式上,隐喻分为“显露式隐喻”(VisibleMetaphor)和“非显露式隐喻”(InvisibleMetaphor)两种。非显露式隐喻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本体出现,喻体缺;另一种是喻体出现,本体缺。
1)显露式隐喻
显露式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在上下文里同时出现,典型的比喻词是tobe。例如:
“TheChinesemarketisabottomlesspit”,saidthevisitingNikeCEOhereinShanghai.
正在上海访问的耐克公司首席执行官如是说:“上海的市场无限巨大”。
此句中的“abottomle
新闻英语比喻修辞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