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例.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例.doc《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例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篇传统课文,收入新教材选修课程《史 记》中。
本文我已教过多次,对课文知识点了然于心。在以往的教学中。
除了积累文言知识外,还尝试了不少教学形式,如分角色朗读、改编
剧本、演课本剧、写人物评析等,效果还是不错的。今年拿到教材后,
总觉得不想再重复过去的教学思路,而想有点变化,以顺应当前新课
程改革之潮流。
经过再三思考,我安排了如下四个活动。
探究学习一:宋代陈亮是这样评论蔺相如的:“言有重于泰山, 相如也是。相如真丈夫,真男子,真大圣人,真大罗汉,真菩萨,真 佛祖,真令人千载如见也。”陈亮为什么会如此赞美蔺相如?结合课
文,说说原因。
陈亮评论中的几个“真”字使这个问题如一块巨石投进了学生 的心湖,而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讨论场面非常热烈,不到10分钟, 学生就总结出了相如在三个故事中体现出的大勇、大智、大德。在回 答问题时,学生都能做到有理有据,课文引用比较熟练,对人物形象 的分析也基本到位,我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做了几处点拨和纠 正,大部分时间只是做了一个微笑的倾听者。讨论结束时,我又抛出 了一个问题:“蔺相如真如陈亮所说的'言有重于泰山'吗?古代有 个叫王世贞的人对此有不同看法,同学们课后去看他的《蔺相如完璧
归赵论》吧。”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激疑,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便于更好地完成课后的阅读作业。
探究学习二:你认为蔺相如的成功背后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这个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细节问题。学生往往羡慕 蔺相如的成功,并且把成功归为他的大勇大智大德等主观因素,而忽 视了文本中的其他交代。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在我的点拨下,学生 找出了好几个方面,如缪贤的慧眼识才,赵王的大胆用人,廉颇的军 事保障及勇于改过,秦王的贪婪、怕死、沽名钓誉等。更为可喜的是, 有的学生还看到了当时的社会形势是秦王。“欲与赵为好”,而不想 真正与赵翻脸。这个问题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更
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效果非常好。
探究学习三:你欣赏廉颇吗?他有什么特点?
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学生不难总结出他有光明磊落、心胸坦荡、 勇于改错的特点,但其中有两个难点,学生可能挖掘不出来,对此我 做了点拨 即廉颇在赴海池前诀别中的寥寥数语表现出的深谋远虑以
及在负荆请罪中表现出的非凡勇气。
探究学习四:用对联分别概括廉颇、蔺相如的特点。
问题刚打到屏幕上,学生马上沉静了下来。为了让学生写出高质 量的对联,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范例:
章台会,无足智神勇何求保玉璧;将相和,非大度广怀怎言 安邦国。
宰相深谋远虑留名青史,将军坦荡如砥威震古今。
通过这两个范例,讲清拟写对联时的内容要求和形式要求。一几
分钟后,大多数学生完成了,没完成的还在咬文嚼字。当堂有三个学
生自告奋勇,读了自己的作品,博得了一片掌声,下课铃声也同时响
起。
课后,我收集了所有对联 加工修改后打印成稿,并且写了按语,
发给了全体学生。学生看到经老师润色的对联后非常感动,非常珍
惜,也增添了不少自信。
下面就是我为学生整理的对联打印稿。
牛刀小试,初露锋芒——《廉颇蔺相如列传》对联集锦
高三-二班
师(按语):亲爱的同学们,虽然我们认识没有多久,但你们那敏
捷的才思已使我难忘。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