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导学案.doc《淮阴侯列传》导学案
学案编写人:鲍珮珍
审核人:高二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1、 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
2、 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
3、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
一、关于韩信: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 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 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 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胫之战,背水 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 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 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 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 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 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二、自主完成:
1、 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并正音
自食( ) M ( )母 井匡( ) 嗥( )血
阚( )与 回( )道 耀( )重 孩( )下 回( )
视卑:( )山 W ( )将 传僚( ) 前彳了( )
邀( )水陈鑽( )蒯( )通 西( )商罠( )
2、 通读全文,归纳文章结构
3、通读全文,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2)、于是信孰视之
(4)、虏魏王,禽夏说
(6)、能千里而袭我,亦己罢极
(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障食
(3)、俯出袴下,蒲伏
(5)、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
(7) 、从间道单山而望赵军
(8) 、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10)、东乡坐,西乡对
(12)、居常鞅鞅
(15)、上怒曰:“亨之。”
第一课时
熟读课文1-3节
一、基础知识:(一)短语翻译
(二)词类活用
亭长妻患之
(三)翻译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
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出,背水陈
(11)、兵法右倍山陵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人言公之畔
4、特殊句式的判断及翻译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何为为我禽
知其不用
二、问题探究。
(1)文章开头叙述了韩信为布衣时的三个故事,可以概括为:
这三个小故事揭示了韩信什么样的个性?
(2) “孰视之”、“蒲伏”反映了韩信怎样的内心活动和性格?
第二课时
熟读课文4-6段
、基础知识:(一)短语解释:
2.
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4.
深沟高垒
6.
传飨
&
走水上军
(二)词类活用
1.
欲东下井胫
《淮阴侯列传》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