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案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干谒”诗,所谓“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求得进身机会而写的一种类似于自荐信的诗歌,往往十分含蓄地向达官贵人呈献,展示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孟浩然借望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白了自己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笔力千钧,千古传诵,是描写洞庭湖名句。
二、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兴趣,并尝试诗歌背诵。
2.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歌方法,学会收集诗歌有关资料。
3.学会赏析诗歌重要的写景句子,掌握诗歌写景的妙处。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歌方法。
三、教法学法
 1.朗读法
写景抒情诗歌基本方法就是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之中培养语感,理解诗歌的意思,进而学会分析诗歌,赏析诗歌。
2.合作探究法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理解诗歌意思,赏析诗歌语句,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灵感的火花,激起更有创造性的思维。
3.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诵导入
1.师:同学们,“诗言志,歌咏情”,诗歌以凝练的笔墨,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给我们以美的熏陶。作
为一个炎黄子孙,只要谈起祖国的诗歌,总会有一种止不住的豪情涌上心头。今天呀,老师邀请同学们去遨游我国古代诗歌的海洋。
2.多媒体播放古诗配乐朗诵。
3.学生跟着朗诵进行齐读
4.教师示范读
5.学生个人自由读,选择朗诵较好的学生读
6.最后,多媒体播放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配乐朗诵和歌唱。
[清新自然的导语,色彩和谐的背景画面,曲调优美的音乐,使美的空气弥漫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启动了学生美的情感体验,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丰富积累
1.师:生活如诗,诗的行行段段赋予我们激情和联想,我们爱诗没商量,我们怕诗也没商量,因为我们最怕背那些拗口的诗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达到背的程度才可以充分的了解诗歌的意思。
2.学生活动,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准确。
3.自由练习唱、背诗歌。
4.检查背诵。活动:小组接力背诵——全班齐背。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悠扬婉转的音乐声中欣赏优美的唱诗,学生全身心沉浸在美的情感体验中,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
四、自主学习
1.(学生齐读) 赏析写景抒情诗歌基本方法:
朗读(初步感知诗情)——收集(诗歌的有关资料)——品味(诗歌的语言)——想象(身临诗中之境)——联想(体会诗人之情)
2.出示诗歌的作者简介背景简介。
(1)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代表作《过故人庄》,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诗人一生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
(2)关于诗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赏识和录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查找工具书习惯,明确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741****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1-09-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