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灯笼 教学设计.doc《做灯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做灯笼》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 课文。讲述的是过新年布置教室时,李良和王京合作做灯笼的事,他 们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也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这篇贴近 儿童生活又极具时代意义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 长。”本单元的课文以“感受冬天的快乐”为中心,通过学习,学会 与人真诚合作,做一个健康、快乐,有理想,勇探索的好少年。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好处,懂得要和别人合 作,愿意学习与别人合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比本领》: 有一只金丝猴和一只梅花鹿,它们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于是大象伯 伯给它们出了一道考题:河对岸有棵果树,树上长满了果子,谁能先 摘到果子,就算谁的本领大。梅花鹿很快就过了河,到了树下,可是
因为树太高了,它却摘不到果子;而猴子呢,虽说是个爬树高手,只 可惜呀,到了河边因为河水太深了,连河也过不了。两个伙伴都摘不 到果子,这可该怎么办呢?这时大象伯伯告诉了它们一个好办法:让 它们合作起来,梅花鹿背猴子过河,小猴上树摘果子,小猴摘到了果 子再分给小鹿。这样啊,它们两个人都得到果子了。
2、 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3、 是啊,通过这个故事就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 要发挥个人长处与人真诚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4、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8课《做灯笼》,这也是一篇和合作有关 的课文。
5、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二、自读呈疑
1、 学生齐读课题。
2、 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是谁做灯笼呢?
为什么做灯笼?
他们怎样做灯笼?
做的灯笼怎么样?
3、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小朋友,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一起来找
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4、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篇课文中的生字词,老师现在要来检查
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
5、 课件出示读一读,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三、合作探究
1、 这篇课文到底讲了谁和谁之间怎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 本到第131页,边读课文边思考这个问题。
2、 指名汇报。
(这篇课文讲的是王京和李良一起合作做灯笼的事。)
3、 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况吗?
(王京和李良是同桌。)
4、 了解王京的特长。
出示句子:A、王京是班里公认的小画家。追问:“公认”是什 么意思?(大家一致认可)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出示句子:E、她的画儿不光受到同班同学的赞扬,还在学校的美术 大赛中得过奖呢。
分析:……不光……还……表示什么意思。
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这两句话。
瞧,这就是王京小朋友画的画,你能夸夸她吗?
让我们一起赞美一下她吧,齐读第2自然段。
5、 了解李良的特长。
李良的爱好也是画画么?(不是)那他的特长是什么呢?
(他的手很巧,会捏泥人,会做飞机模型,还能用草叶编小蚂蚱。)
指导书写“巧”字。
小朋友们,看,这就是李良的手工作品,你能评价一下吗?
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李良
做灯笼 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