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习题.doc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习题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习题
知识网络
决定原子种类
中子N(不带电荷) 同位素
决定元素种类
原子核 → 质量数(A=N+Z)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Z(带正电荷) → 核电荷数 元素 → 元素符号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结构 :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元素的
电子数(Z个): 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核外电子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③、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具体表现形式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编排依据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七主七副零和八
三长三短一不全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①、主族(ⅠA~ⅦA共7个)
元素周期表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ⅦB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核外电子排布
②、原子半径
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
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Na<K<Rb<Cs
具体规律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Cl--<Br--<I--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F-> Na+>Mg2+>Al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2+>Fe3+
①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金属性强弱 ③单质的还原性
④互相置换反应
①与H2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非金属性强弱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
④互相置换反应
③单质的氧化性
元素周期表中几个量的关系: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3)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F无正价,O一般也无正价)
(4)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数|+|负价数|=8
巩固练习
一、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比较
1.比较下列微粒的半径大小
① 比较Na原子与Mg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小
② 比较Na原子与Li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小
③ 比较Na与Na+的半径大小
④ 比较Cl-与Cl的半径大小
⑤ 比较Fe、Fe2+与Fe3+的半径大小
⑥ 比较Na+与Mg2+半径大小
⑦ 比较O2-与F-半径大小
⑧ 写出下列微粒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F-、O2-、Na+、Mg2+
2.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A.Na、Mg、Al B.N、O、F C.P、Si、Al D.C、Si、P
3.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比最小的是
A.NaF B.LiI C.CsF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