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疾病中的“狠”角色――眼眶病
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放射治疗及分子生物治疗等新治疗手段的发展,眼眶病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眼眶疾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眼眶病的误诊、误治率仍然较高。由于诊治措施不当,以及目前治疗中的不规范或盲目性,有些眼眶病的疗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普及眼眶病知识,对提高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透彻的了解治疗眼眶病的现状以及目前发展情况,本刊特意采访了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的肖利华主任。
《养生大世界》:肖主任,许多人对眼眶病可能还是第一次听说,请您先为我们介绍下什么是眼眶病?
肖利华:眼眶病像青光眼、白内障一样是眼科疾病之一,由于眼眶解剖、生理和病理过程的独特性,眼眶病与眼科其它疾病有着很大区别,也是眼科疾病中诊治最困难的疾病之一。
眼眶是指眼球周围骨质形成的类似四边锥形的骨腔,左右各一,互相对称。成人眶深约4-5厘米。眼眶除外侧壁比较坚固外,其它三壁骨质均比较薄。眼眶内侧与鼻腔相邻,上方与颅腔相邻。眶内除眼球外,还有六条眼外肌、视神经、眶脂肪、泪腺和各种神经血管等。骨性的眼眶对眼球有保护的作用。眼眶疾病大致可分为炎症、肿瘤、外伤、先天性疾病、代谢和内分泌性疾病及寄生虫类疾病等。较为常见的主要分为三大类:肿瘤(良性、恶性和炎性),甲亢引起的甲状腺相关眼病,外伤骨折。
《养生大世界》:肖主任,目前我们对于眼眶病的诊疗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肖利华:眼眶病学属于眼科、鼻科、颌面外科、神经科、颅底外科、整形外科以及影像学科等边缘学科。眼眶病临床虽不多发,但中国人口众多,临床并非少见,且与全身的联系非常广泛,因此,眼眶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具备较丰富的多学科知识。由于眼眶病在一般医院并不多见,眼科医生如不经过专业培训,如不具备眼眶病的专业知识,均可造成临床上的误诊误治,如果遇到疑难病例专业医师也难处理得当,可见眼眶病的诊断和治疗十分复杂。
眼眶病的诊断和治疗就是在眼科的基础上,与耳鼻喉科、口腔科、神经外科等交叉融合,精细化发展而形成的分支学科,需要发展出专业的医生和团队。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双眼球突出,左眼球外上斜 左眶泪腺肿瘤,眼球突出,向下移位 眼眶外伤骨折 眶内血管病变
《养生大世界》:那么,得了眼眶病会有什么症状,我们如何能早期捕捉到眼眶病发生的蛛丝马迹呢?
肖利华:眼眶病的主要症状是单侧或双侧眼球突出、眼球内陷、复视、视力下降或丧失、眶周疼痛、眶周肿块等等,由于多数症状和眼眶其他疾病类似,早期容易误诊。眼眶病多为疑难杂症,所以当发现有眼眶病类似的症状时应到大医院眼眶病专业就诊治疗。目前,我们通过各种影像诊断方法和医生的临床经验,95%以上眼球突出患者都可经过检查找其病因,然后根据情况对症治疗。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急性或慢性眼球突出是眼眶疾病最常见的体征,应给予高度重视。
发现眼眶病有许多方法:首先是根据临床表现,比如眼球突出、眼球偏斜、视力下降等。其次还要根据一些检查方法,如检查视力、眼底、眼球突出度等。此外很重要的是做眼部A/B超,眼眶CT、MRI等影像学检
眼科疾病中的“狠”角色――眼眶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