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格理论
1
第三节 性格
3
第一节 人格理论概述
1
第二节 气质
2
第四节 自我意识
4
2
在国外的一座戏院,在开场的一刻,来了四位先生。第一位急匆匆奔到门口,就要入内。看门的人拦住他说:“已经开演了,根据剧院规定,开场后不得入内,以免妨碍其他观众。”这位先生一听,立刻火冒三丈,与看门人争吵起来……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走来了第二位先生,看见看门人吵得门也顾不上看了,灵机一动,立刻侧身溜了进去。第三位先生走到门口,见状,不慌不忙,转回门外的报摊上,买了张晚报,坐在台阶上读起报来,他心中自有算盘:“看戏是休闲,看报也是休闲,看不了戏,看看报也不错”,倒也自得其乐。等到第四位先生走到门口时,见看戏无望,深深叹了口气,掉转头去,自言自语道:嗨!我这人真倒霉,连看场戏都看不成……他越想越难受,干脆坐在门口叹息起来。
阅读下面的故事
3
为什么不同的人遇到相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表现?
4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人身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格差异。如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善良助人,有的人恃强凌弱等等。这些各具特色的人物性格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的、深刻的印象,但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为什么每个人的缺点和优点都不一样呢?那是因为每一个人的人格不同,人格包含个体的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
5
第一节 人格理论概述
本章学习内容
一、人格的含义
(一)人格的概念
(二)人格的特征
二、人格理论
(一)人格的精神分析论
(二)人格的特质论
(三)人格的学习论
6
一、人格的含义
(一)人格的概念
从字源上看,我国古代汉语中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是有“人性”、“人品”、“品格”等词。人性、人品、品格等词虽然与人格一词在内容上有联系,但它们毕竟是不同的术语。中文中的“人格”这个术语是现代从日文中引入的;
日文中的“人格”一词则来自对英文“personality”一词的意译。
英语中的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本意是指面具。
7
目前心理学对于人格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一般把人格看成人与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心理特性。人格是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还是人们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人格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具有结构性、层次性和多侧面性,由下列几方面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而有机的结合构成:(1)完成某些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3)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即性格;(4)活动的倾向性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8
(二)人格的特征
生物性和社会性
稳定性和可变性
独特性与共同性
人格的特征
整体性
9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人格中任何因素的改变都会引起其它因素的改变。人格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整个人的活动,是个人的整体机能的实现。
10
第六章 人格理论(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