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分为: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篇章结构技巧
一、常见修辞手法:
1、常见修辞手法有:
(1)比喻
(2)借代
(3)比拟
(4)夸张
(5)对偶
(6)对比
(7)排比
(8)反问设问
(9)双关
较难理解的几种修辞:
一、比喻:
  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给甲事物作比的修辞方法。
比喻构成一般有三个部分:
本体,即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即用来比喻的事物。
比喻词,即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比喻分为三类。
1.明喻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是相似关系,比喻词常用“象”、“好像”、“如”、“仿佛”、“似”等。
例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
 2.暗喻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是相同的关系。比喻词常用“是”、“成为”“变为”、“等于”等。
例如:"三十号的周公馆,应该是这儿的一座绿洲了。"
 3.借喻
  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把甲说成乙,不用比喻词。
例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这句话里,本体没出现,"厚障壁"是喻体。
比喻表达效果
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
例如写“愁”:
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象愁意之漫长。
二、借代:(重在“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本体和借体不能同时出现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代群众财产(局部代整体)
两类事物属性相同
“老栓……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特征代本体)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同上)
两类事物属性不同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具体代抽象)
注意借代和借喻的区别(借喻也是只出现喻体)
一是重在“代” 一是重在“喻”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终岁不闻丝竹声”
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
③“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④“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诗中以“杜康”代酒。
借代表达效果
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双鲤:代指书信。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三、比拟:(注重动词)
物拟人—拟人 人拟物—拟物
物拟物—移就(移觉)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
“阿Q飘飘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 (拟物)
“灯光漂白了四壁。” (移就)
注意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古老的神州是一只沉睡未醒的雄狮。”
“桥下的睡莲正沉睡未醒。”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5.51 MB
  • 时间202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