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设定:科幻影视之系列解读
设定虚构的种族,这种创造在科幻领域繁盛已久。它时而踏足科学的国界,时而游走于文化的地盘。在所有的种族描述中,能出阿西莫夫《神们自己》之右的并不多。为什么科幻里需要奇异的种族?因为我们常常需要靠惊异感与冲突来创造一个游览的胜境。
“星际旅行”系列
“星际旅行”系列中绝大多数为类人外星种族:有一对有孔触角蓝色皮肤的安多利人、黑色虹膜的贝塔索人、理论上寿命无限的巴库人、奉行集体意识并去除自由意识的半有机物半机械生化人博格人,当然也有由博格人编号命名的,生活于某种液态空间的非类人种族8 472种族等等……这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自然是瓦肯人和克林贡人。
瓦肯人:尖耳,齐刘海,上扬粗眉,每7年进入1次名为庞发的发情期。在“觉醒时代”之后,一部分人仍谙旧道,分化为性情暴躁的罗慕伦人;而剩下接受苏拉克哲学教导的瓦肯人开始信奉严谨的逻辑和推理,并经历名为柯里纳的去除情感过程,少数人仍保留了心灵融合的心电感应能力,透过触摸他人脸部达成心灵相通,并分享对方的意识、经验、记忆以及知识。
克林贡人:好战星人,奇葩,由外及里,核桃额,四胃袋,八心房心脏,23条肋骨,并且维持生命的器官与神经系统均有备份的荣誉感暴满“小强”。命名源于剧集主创吉恩・罗登伯里在职洛杉矶警局时的同事。
“星球大战”系列
和“星际旅行”系列一样,“星球大战”系列中也有大量的类人种族,这大概跟二者世界观中对现世文化的古典化模仿有关。但相对前者,“星球大战”的最大亮点是在种族塑造设定中大量掺杂各种明显的动物形态特征。
伊里多尼亚扎布拉克人:头上长着荆棘般的小角,像独角仙又像犀牛。达斯・摩尔会让人导向对该种族的一种错误认识。其实,摩尔身上甲虫般拟态的“京剧脸谱”不是他们的天然肤色,而是一种西斯纹身。
冈根人:纳布土著,水陆两栖,身上充满了鸭子拟态,面部表情过度丰富,天生喜剧达人。代表角色加・加・宾克斯。
赫特人:以赫特人贾巴为例,蛞蝓样的巨大虫子,粗短手,巨嘴大眼,阴险,恶棍。
“神秘博士”系列
相对“星际旅行”“星球大战”这种全球性文化熔融的标签化产物,诞生于英伦小岛的史上最长寿科幻剧《神秘博士》中反而孕育了大量基于情节设计需求的种族设定,令人眼睛一亮。
时间领主:外表是普通人类,他们有两个心脏,体温为15 ℃,他们来自嘉利弗瑞,除了不时登场的回魂尸法师,现在只剩下唯一的幸存者――博士。唯一的时间领主,经历一次又一次凤凰涅 的重生(即将迎来第12任),以不同样貌携带人类旅伴,乘坐塔迪斯,一种蓝色电话亭外表的时间机器,穿梭于时空之中和世界之间――这构成了“神秘博士”的常规剧情。
“星际之门”系列
与“神秘博士”系列着重设定与剧情的黏合度类似,作为新时代最庞大的科幻系列剧代表,星际之门系列中种族设定大量参考了神话传说,包括埃及神话、北欧神话、印度神话、中国神话、亚特兰蒂斯传说等等――同样是太空歌剧,但不似以往星际旅行、星球大战的做法,而更像魔戒系列;与“神秘博士”相仿,它们都是围绕设定的惊异感来
种族设定-科幻影视之系列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