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探索
一、对职业学校学生实施养成教育是社会的需要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教育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当前,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且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身体外在健康普遍都较重视。但往往现代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养成教育,或者过于溺爱孩子、生活条件的优越满足造就了坏的习惯。因此,要矫正这部分学生的行为陋习,对于职业教育来讲有着重大意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省内各地,一般都是住校制方式,因此在实施养成教育时,独具优势。职业学校往往都是封闭式管理,学生住校后主要生活在学校中,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课程就是真实的生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学习。
二、职业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实施建议
1.创造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孟轲寻找一个成长环境。学校要树立起全员行为规范化的观念,建立起以校领导为核心,校团委、学生会、班主任为骨干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小组。教师要为学生做出表率,激励并感染学生去进行模仿。我国谚语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育不一定是在学校里的教室里进行的。学校要努力的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的文化品位在有形无形中得到提高。建议学校可以从校歌、班歌的编拟、升旗仪式、好人好事、学习榜样、校报、校训等方面出发,让这些因素发挥他们陶冶、激励、感染学生的功能,使学生在良好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的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
2.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然而,任何习惯的养成都必须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因而,有意识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久而久之,习惯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要想成大事,必先从小事做起。"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洗衣服、叠被子、扫地、做操、出勤等方面按照职业学校学生的各种规范来要求自己、来约束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增强校纪班规的约束性,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在规范养成教育中,切不可操之过急,防止引起学生的反感抵触,更不能流于形式,要有耐心面对学生行为的反复并加强监督,常抓不懈。对学生表现出的进步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更注重公开表扬。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批评、纠正,批评时注意语言表达和场合。在日常教育中,倾向于
职校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