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2例
【摘要】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舒血宁15 ml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14天,对照组62例,复方香丹16 ml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14天,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舒血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不良反应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5-0691-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我院内科2004年7月~2005年10月应用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2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均为住院患者,并符合以下标准:(1)年龄45岁以上,有动脉硬化或颈椎骨质增生的证据;(2)头痛、眩晕,伴恶心和(或)呕吐;(3)不伴明显的耳鸣及听力下降;(4)仰颈、转颈诱发缺血试验阳性。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男20例,女42例,年龄45~70岁,平均(56±)岁,对照组62例,男18例,女44例,年龄46~70岁,平均(5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情轻重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舒血宁15 ml(5 ml×3支)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14天。对照组,复方香丹16 ml(2 ml×8支)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14天。两组均不用其他血管扩张剂。
实验室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化验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
疗效评定:(1)痊愈:头痛、眩晕消失,行走平衡;(2)显效:头痛、眩晕明显减轻,行走较平稳;(3)有效:头痛、眩晕减轻,能护栏行走;(4)无效:头痛、眩晕无减轻,不能起床行走。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23例,有
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2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