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药品“回扣” 亟待整治.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药品“回扣” 亟待整治
摘要:在现行医疗环境下,群众把看病贵看病难的部分原因归咎于医务人员吃拿回扣、收受红包,属医德的滑坡;而医务人员则不认为医德是造成看病贵看病难的根本原因,因为受伤害的群体,不仅有患者,还有其本身。社会舆论的单向声讨,各种隐性问题的不可调和,使得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如何从根本上遏制药品“回扣”之风蔓延,重塑医疗行业新形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药品 回扣 整治
一、问题分析
药品“回扣”不同于“红包”问题,它缺乏社会基础,亦无传统的陋习影响。它是近几年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中出现的新问题,也是商品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一种促销手段。这种手段在其它商品流通领域中是一种普遍行为,从事商品促销的人习以为常,心安理得地接受“回扣”与好处。而药品作为商品的一种,自然不能摆脱商品流通领域的运行规律。但在当前,为什么人们视餐饮服务收取小费为理所当然,而对医生收受“红包”视为不道德行为?为什么收受商品“回扣”心安理得,而收受药品等“回扣”却视为大逆不道?这是因为: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人们在痛苦和患病中必须的商品;药品“回扣”的直接对象不是消费者本人,而是药品使用的决策者――医生;医药费用上涨过快,群众难以承受,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和卫生改革的焦点和难点。

。药品价格是由生产厂家根据生产费用制定,报当地物价部门批准执行。这就给厂家极大的空子,这些生产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和利益的最大化,在向物价部门报批价格时,常常虚报生产成本,将药品推销的高额广告费用、高额药品折扣等计入生产成本。而政府管理监督部门定价机制不完善,而且缺乏精通医药业务的专业物价员。有些当地政府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及国家对“三资”企业的优势政策等因素造成虚高定价。医药生产企业将虚高价格中的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医药“回扣”,以推销产品。
。目前在我国化学制药业已由80年代的500多家发展到6000多家,以平均20%的速度上涨。过多的厂家,过量的生产,致使产品积压,供大于求,矛盾突出。为推销产品,厂家聘用医药代表,让利销售药品。医药代表为个人利益,使出浑身解数,直接与医生接触,采用不正当手段和十分隐蔽的方式,发放各类“回扣”。
,流通环节不规范。80年代初,我国医药批发企业只有2000多家,目前已达20000家。如此众多的批发企业为自身存在和发展,利用药品市场的特殊性,大搞非法交易,违法经营,采用不规范的竞争手段,运用“回扣”这一促销形式,不择手段促销药品,拉拢腐蚀医务人员。
。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削弱,社会道德风气恶化,核心价值观动摇,百姓维权意识增强,领导干部腐败层出不穷,商品“回扣”之风盛行,贫富差距日趋悬殊。如此等等的社会大环境,导致医务人员心理失衡,产生负面现象较为严重。

二、查处有难度
。家医院的纪律监督部门都会经常收到有关各类医药“回扣”的举报,但极大多数都是匿名举报,并且有些举报往往是医药经销企业相互间的诬告,缺乏有力证据。医药代表发放“回扣”的

药品“回扣” 亟待整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仅仅三声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