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文有两首古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 句》。前者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的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磅礴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 丽山川的热爱。后者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的风物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重归 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地也表现了他对重游故地的向往和盼望回乡的心情。两诗虽然都是 写景,但手法各异。《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 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绝句》则以 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目标】
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4、 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设计多种活动,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
【课时安排】2课时
【课程类型】新授
第一课时【新授】
【教学目标】
1、 背诵古诗。
2、 认读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3、 理解诗文的意思。
4、 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并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是理解诗文的意思并感受庐山瀑布的美。
【教学方法】
1、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画出不认识或易读错的字,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识字。
2、 反复诵读古诗,并展开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观察:教师出示准备的课件或是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问:在图中你看 到了什么?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说一说。在学生观察说话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本文两首诗的特点,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的优势,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把观察与说话结合起来,感悟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初步体会 诗中蕴含的感情。)
二、 初读
1、 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引导学生初读诗句,也可以让课前会读的学生领读,教 师相机指导。
2、 指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识字经验,抓住重点字进行正音和识记,如:“紫” 应读“平舌音”、“川”应读“翘舌音”;“瀑”由“三点水”加熟字“暴”组成、“炉” 字可以用造句子“冬天我们要生火炉取暖。”的方法记忆等,教育要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3、 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识记字的情况。
4、同伴练读诗句,争取背诵。
(充分尊重学生的读书、识字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为研读诗句,体会 感情打下良好的铺垫。)
三、 写字
1、 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炉、烟、流、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字形、结构, 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 指导。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其他的字学生
二年级下雷雨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