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代的亭与邮.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汉代的亭与邮作者: 吴荣曾长期以来,大家对汉代的亭,看法不一,争论很多。对邮的认识, 也存在不少问题。这和史料缺乏或史书叙述不够清楚有关。目前研究这问题, 除了通过文献记载外, 依靠近年新发现很多地下出土资料十分必要。对于弄清汉代亭、邮制度会有不少的帮助。一、亭过去不少人都相信《汉书》的说法,以为汉代亭和乡, 里连为一体,即积里为亭,积亭为乡。将近半个世纪前,王毓铨先生推翻了传统的说法,以为亭并不是居于乡之下,而应直属于县。乡、里带有民政性质, 亭则和军事有关, 因而亭和乡、里当属两个不同系统[1] 。王先生的说法非常正确, 但直到目前,还有人依然不能摆脱这种影响。汉代的亭是沿袭自秦。据《墨子》、《韩非子》等书, 战国时主要是军事上的防御性机构。另外, 从周以来, 为了行旅的方便, 交通要道上设有委积和供人住宿的庐舍,《国语》、《管子》中都曾提到过。《周礼· 地官· 遗人》说: “凡国野之道, 十里有庐, 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人格室。”东汉时精通古制的郑玄, 他以为《周礼》所说的“宿”, 即相当于汉代的亭, 可谓是十分的恰当。可见遗人管理行旅者的食宿事务,也为汉代的亭长所承继。当然, 从秦到西汉, 担负武事方面的任务, 在亭长的职责中尤为重要。可是《汉书》的记载中, 正好忽略了这一点。《续汉书· 百官志》说:“亭有亭长, 以禁盗贼。”本注曰: “亭长主求捕盗贼,承望都尉。”最后一句话极为重要,点明了亭长和郡都尉有统属关系。现在依靠《云梦秦简》等的材料可以加强这方面的论据。秦简的《封诊书》中提到亭的校长、求盗有三例, 他们所处理的事务和抢劫、盗马、凶杀案有关。再看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奏谳书》, 在高祖十年的一个案例中, 亭的校长池和盗视去追捕一名隐藏奴隶身份的武[2] 。亭长不仅有权逮捕罪犯, 同时还可审讯和关押罪犯。《急就篇》: “斗变杀伤捕五邻,游徼亭长共杂诊。”这表明亭长和游徼可以共同审问罪犯。《潜夫论· 爱日》: “乡亭部吏亦有任决断者, 而类多枉曲。”这又是乡亭小吏对罪人有权判决的一个例证。亭也设有监狱,《汉书· 刑法志》:“狱犴不平。”服虔曰:“乡亭之狱曰犴。”另外《说文》中有一埙字。许慎的解释是“徒隶所居,一曰女牢,一曰亭部”。狱名“亭部”,正表示这种牢狱和亭有关。毫无疑问汉代边郡的亭属于军事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郡情况则不同, 亭长和战阵攻守已经没什么关系。但从其主要任务来看, 仍是有武职的特点, 和今天的警察、刑警颇为相似。而乡啬夫、里正等的主要职司是收税或安排力役。明显地表现出文职的特点, 和亭长并非同一范畴。江苏连云港出土的汉简, 其中的《集篇》特别重要, 它列出了西汉东海郡县、侯国、邑的数目, 接着列出共有乡 170 ,里 2534 , 下面是亭 688 ,邮 34 。[3] 由此看来,乡和里是相属关系, 而亭则不是,和亭关系较近的为邮。而这和《汉书》把乡、亭、里串连在一起颇为不同。《集簿》是西汉晚期东海郡的原始材料, 反映当时的情况是可信的。它对《汉书》有关乡亭的记述起到校正作用。汉代的里是最基层的政权机关, 管辖的是约为 100 户居民的一个点。乡下面约有十几个里,它所管的是一个面。亭的情况比较特殊, 它并不治民, 而是管理治安、交通。交通主要管道路的安全, 或是修治和清洁道路, 治理对象以线为主。但它也有一定的管区的面。史书或古物材料中常见有人的墓地在某某“亭部”, 可见亭也有一定的辖区, 这和乡有些相似。汉代一般的县有 4 个乡,而一个县有 20 个亭。据《集簿》, 东海郡有的县下面有五十几个亭, 汉代的亭是和乡平行的一种地方行政组织。西汉时内郡的亭,其功能或性质既不同于战国或秦,也有别于当时边郡的亭, 这说明随着时间的转移, 亭也在发生变化。东汉时亭制仍保存着, 但其外部和内部的条件似乎有所改变, 否则亭在魏晋时不会销声匿迹。东汉时情况如何? 现在因为记载太少而难以完全弄清, 但仍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后汉书· 仇览传》说览“年四十, 县召补吏选为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冷。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农桑, 严设科罚。躬助丧事, 赈恤穷寡, 期年称大化”。仇览的所为, 受到史官的赞扬, 特别是肯定他在“劝人生业”和推行教化这方面。但从对官吏应尽的职责来要求, 他的侵权行为非常严重, 因为劝人生业和重视德教都是乡啬夫和三老该做的事。袁宏《后汉纪》也载此事,时间在汉灵帝建宁二年。可见东汉末年时, 亭长禁盗贼的功能已经退化, 而是越来越多地去管理民政和教化,和乡在地方上所起的作用很少差别,这会造成机构的重叠,对地方行政带来不利的影响,三国或西晋不再设亭,原因恐在于此。汉代的亭一般指乡亭之亭, 但也有其他的亭, 如在城邑内有门亭、街亭、市亭。这些亭都

汉代的亭与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257909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