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理念教学管理论文
新课程的实施已全面展开,各种课改新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地闪现,广大教师都或多或少地接受或掌握了一些课改新理念。我们需要这些新理念,但我们更需要在新理念指导下的实践与智慧。如何来正确把握语文课改理念,让新理念更好地为各自的教学实践服务,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眼前的首要任务。但通过笔者的观察,发现如今的一些语文课上,存在着以下一些课改理念把握上的偏差:一、加强学科整合并不等于漫无目的的大杂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实行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但是,在语文课程中加强学科整合,努力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必须立足于“语文”,而不应该是漫无目的的大杂烩。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精心制作了漂亮的课件,课堂上以大量地画面向学生展示自然科学、环保知识,语文课到成了自然课、环境教育课。试想,这样的“开放”课程,还能算语文课吗?我们要努力建设开放的语文课程,要加强学科的整合,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但绝对不能搞大杂烩,脱离“语文”的轨道。二、师生平等对话并不等于否定教师是对话的首席。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当然,当对话出现偏离文本时,我们必须发挥首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纠正,不然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如笔者听过这样一课,老师在教《凡卡》一文结尾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全文、升华感情。但没想到,很多学生可能是出于美好愿望,都说出凡卡睡醒以后命运会得到改变或爷爷会把他接回乡下去之类的愿望。然而该教师却没有给学生加以引导,反而都给予肯定,还表扬了学生的善良。不可否定的是学生的心是善良的,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如果就这样对待这个问题,那这个训练的目的根本就没有达到。当出现上述情况时,我觉得我们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对话中首席的作用,引导学生再一次把握全文,让学生明白凡卡爷爷是不可能来接凡卡回去的,在那黑暗的社会,穷人的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从而让学生从凡卡的美梦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又如我们经常能看见有些老师为了突出学生是对话的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就漫无目的地让学生自读课文,谈感受,而教师却充当一旁观者的角色。这样的课堂,表面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但实际上教学没有重点,目标模糊,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所以说,我们提倡师生间平等对话,但并不等于就否定教师对话首席的地位。当对话出现偏离文本时,我们老师就必须发挥首席作用,对学生加以引导、纠正。三、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并不等于脱离文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语文理念教学管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