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游记欣赏:庐山之幽,之雾 观妙亭歇罢,已是中午时分。
爱人体力梢有恢复,乃继续下一段旅程。 由石门涧上来,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黄龙潭、乌龙潭。
两潭相邻,各有千秋。
黄龙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 色的深潭。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
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 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 中、 上两潭皆高数 十百丈,下潭稍平夷。 ”至今,却仅见一潭。乌龙潭水清澈见底,潭水微甜,干冽异常。潭水 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
相传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黄龙山谷中有两条桀骜不驯的黄龙乌龙时常争斗,引动山洪 暴发,周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后得道高僧彻空禅师云游至此,运用法力将二龙分别镇在黄 龙潭、乌龙潭中。所以至今乌龙潭上方的巨石上还镌着“降龙”二字,当是纪念彻空禅师的 吧。
由黄龙潭沿林间石阶上行约 300 米即到三宝树。 这里要说明的是此三百米非比三百米也。
沿直线走三百米,那是难以行到的三宝树的。必须走着“之”字形,爬过几百级台阶, 始能到达。
人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我看上山一点都不容易,因了强壮如我,爬到三宝树(此处用爬字,一点都不夸张) ,也 已经是精疲竭力,何况是我那被我生拉活扯上来的娇气的爱人呢。
幸好,三宝树浓荫蔽日, 绿浪连天, 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 二棵是柳杉, 各高 40 余米, 一棵为银杏, 高约 30 米主干数人合抱不拢, 形同宝塔。 山风徐徐吹来, 暑气尽消, 疲累尽去, 不由得又神清气爽起来。
据介绍:银杏全身都可入药,是为国宝级树种,又名活化石。很有趣的是银杏没有单棵 生长的,十步之内必定尚另有一棵,果不其然,不到十步的地方我们就找到了另一棵银杏。
究其原因何在?此为有奖问答之二
奖品:庐山一日游,必须一天游完所有的景点哦。嘿嘿
三宝树之右侧有一寺名“黄龙寺” ,据说寺中有一护寺之宝,名为“龙眼石” ,功能保家 护人,还能做“天气预报” ,不禁起了“凯嘘”之心。 乃施施然蹩进了黄龙古寺,进门即一眼看见了“龙眼石” ,却又马上灰溜溜的蹩了出来。
原来所谓“龙眼石”乃一深埋于地上的一块不知道多大的淡黄色是石头,漏出地面的大 概方圆仅锅底大小,其上雕刻着一个活灵活现的龙头。即使没人看管,在我精疲力竭之际, 我又哪里搬的动呢?只好路经宝山,空手而回了。 败兴之余,灰着脸,来到爱人的面前,也不管她是否歇息好了没有,一把拽起她来,沿石阶 曲径上行约 20分钟, 便到芦林大桥。 一路密林蔽日, 树干高耸挺拔, 夏日人行其间顿感凉爽 身轻。芦林大桥高 30 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 中。正当此时,片片,不,应该是团团白雾簇簇涌涌的飘了过来。
见此佳境,刚才的不快早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连我那疲惫的爱人也不由得精神振奋起 来,兴高采烈的挽着我一起领略起这难得碰到的庐山云雾(只因为我们来得少,所以才难得 碰到庐山的云雾而已) 。
只见那云雾都是一团团的,一簇簇,似棉似絮,飘飘渺渺,潇潇洒洒,在身边
游记欣赏:庐山之幽,之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