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为主要作
用,用以治疗虫证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一、概念
驱虫药
苦味较多,多归脾、胃、大肠经,部分有毒。
肠道寄生虫病——蛔虫、蛲虫、钩虫、
绦虫、姜片虫等所致。
三、适应证
二、药性特点
五、配伍应用
大便秘结者
兼有积滞者,与消积导滞药同用
+泻下药
+健脾和胃之品
脾胃虚弱者
体质虚弱者
须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
使用肠道驱虫病时,多与泻下药同用,
以利虫体排出
六、使用注意
。
。
,暂不宜驱虫,宜
对症处理。
使君子
面色萎黄、形瘦腹大、腹痛有虫者,与槟榔、神曲、麦芽等同用,如肥儿丸。
轻证:单用本品炒香嚼服即可;
重证:与苦楝皮、芜荑等配伍,如使君子散。
--- 蛔虫证(要药),蛲虫证
----小儿疳积
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若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及热食。
煎服,9-12g,捣碎;取仁炒香嚼服,6-9g。小儿每岁1-,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苦楝皮
本品善驱蛔虫、蛲虫、钩虫,用于蛔虫、蛲虫、钩虫病。单用或配伍应用、内服或灌肠均可。
本品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功,常外用于疥癣、湿疮。
:
:
,不宜过量和持续服用。
使用注意
,肝病患者忌用。
驱虫药、理气,利水渗湿草药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