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迪尔凯姆《自杀论》读书笔记
1、作者简介、内容简介
作者:
埃米尔•迪尔凯姆是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法国首位社会学教授, 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
1902年,他根据社会学研究的不同对象,把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宗教 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经济社会学、道德社会学、社会形态学、美学社会学等等。 同时他还给社会学下了定义,认为它是一门以比较的方法研究各种社会制度和社 会过程的科学。
迪尔凯姆的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895; 《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社会主义》(在他死后1928 年发表);《社会学教程一风俗法律的物质作用》1950年发表。
内容:
1. 整本书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讨论了非社会因素对于自杀的影响, 得出的结
论是自杀跟种族、遗传因素、个人素质、心理状态、自然条件、气候变化等非社 会因素并无重大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
2. 另以一半的篇幅讨论社会因素对自杀的重要影响, 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环境
对自杀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动荡、改朝换代、工作 变迁、生活变化等社会因素,并以某种程度上自杀为社会的产物、 为社会事实所 决定。
书中有句话:每个自杀的人都认为他们只服从自己, 而实际上他自己不过是 集体力量的玩物。人总是社会中的人,社会对个人有一定的约束力,无论是法律 上的约束还是道德上的约束。作者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 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自己的所需与现实产生矛盾, 也就是当个 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 就会引起自我的失
衡,便会发生自杀现象。
作者在第二编中详细介绍了自杀的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作者认为:
1. 自杀率与宗教社会的整合度成反比;
2. 自杀率与家庭社会的整合度成反比;
3. 自杀率与政治社会的整合度成反比。
由自杀的原因从而引申出自杀的三种类型: 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反常 的自杀。综合这三种类型,可以发现,社会整合度越低,利己型自杀率越高,社 会整合度越高,利他型自杀率越高;社会规范对个人约束越弱,失范型自杀率越 咼,社会规范对个人约束越强,宿命型自杀率越咼。无论是何种自杀的形式,归 根结底主要是由当时社会环境造成的。
为了防止和消除自杀,作者提出了以下设想:
1. 对自杀者进行惩罚,不给他的尸体落葬,剥夺其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家 庭的权利,没收其财产,以警告其效尤者;
2. 对悲观主义者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3. 改进教育,培养人们的坚强性格,增强信念;
4. 重新发挥家庭在防止自杀中的作用;
5. 最主要的是恢复行会,建立不同的职业的职业组织,使个人命运与集体组 织联系起来。
总之,作者通过系统研究,探索自杀的原因和它的规律性,系统论述了自杀。
2、研究方法、结论
一、 下定义法
作者在序言中这样明确的界定自杀的定义:“任何由死者自己所采取的积 极或消极的行动所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死亡都叫自杀。”这为研究自杀选定了明 确的测量标准,明确的将自杀从个体层次提升到社会层次, 实现了从个人行为到 社会事实的转化。同时使某些研究更加理性,避免在研究自杀的过程中,由于概 念模糊而自相矛盾,造成学科间的交叉。
二、 列表与数据分析法(比较)
该书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全书有大篇幅的图表与数据, 这些数据具有很强的 说服力。作者以列表的形式,通过欧洲国家自杀率的不同表现发现: 自杀的变化 呈现出明显的和连续的波浪状,这种起伏是一阵一阵地发生的,一次高潮过后是 一阵间歇,然后又是一阵高潮。
三、 实证主义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让作者对第一手的感性材料有了更重的分量,通过分析欧洲最热的 6个月(3-8 )认为,自杀不是过度兴奋状态的心理。自杀与某种气候非但没有 任何关系,而且在任何气候下都是有产生。当时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随着1870 年对罗马的征服,意大利的首都迁到中部,科学、艺术、经济、活动的中心也迁 到中部,自杀也是如此。因此没有理由再坚持一种得不到任何证明而许多事实又 加以否定的假设。社会自杀率只能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 在任何时候,决定自 杀人数多少的都是社会的道德规模。 因此自杀就具有社会性,每个民族都有一种 具有一定能量的集体力量推动人们去自杀,自杀者所完成的动作实际上是某种社 会状态的继续与延伸。
四、假设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假设一个命题(概念)或某一种论断成立,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 同时论
自杀论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