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营销人员微笑握手等基本礼仪:
礼仪是社会文化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人际交往的准则,它 是人们长期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一种行为规范。而礼仪的节度即为 礼节。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礼仪,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的内 容很广泛,比较全而地规定了处理调整当时社会的各种关系的准则和 规范。
基本礼仪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鞠躬礼、握手礼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范围内每天都要遇到许多形形色色的人, 那么我们彼此见而的时候,通常都以什么样的方式与人打招呼呢?
见面的礼节包括微笑、点头致意、握手、鞠躬、击掌、合什 等等。在此我们重点讲一讲鞠躬礼和握手礼。
(一)、鞠躬礼:
鞠躬礼是人们在生活中用来表达敬意、尊重、感谢或致歉的礼 节,它既适用于庄重肃穆或欢乐喜庆的仪式上,又适用于一般的社交 场合。日常用到鞠躬礼的场合有:演说、颁奖、婚葬、欢迎客人、演 员谢幕等等。大部分人认为随着鞠躬的度数的增大,对别人的敬意也 加大,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中国素有“过歉非礼”的说法。 所以不同的场合要行合适的鞠躬礼。
一般鞠躬礼分为四种类型:15° 30° 45° 90°鞠躬礼,45。 鞠躬礼一般是日木人在道别或表示歉意时使用;90°鞠躬礼用于葬礼、 追悼会或婚礼;15°鞠躬礼用于非正式场合;30°鞠躬礼用于正式场 合。公司礼仪中一般用到的是15° 30°鞠躬礼及欠身礼,下而我们 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三种礼节。
2、欠身礼:
头颈背成直线,目视对方,前倾约15°。一般适于在座位上回礼
(不必起立)或在行走中施礼(不必停留)。
2、15°鞠躬礼:
男士:站立,双手放在裤缝两侧,头颈背成直线,前倾15° , ,再慢慢抬起,注视对方。
女士:站立,双手交叉放在体前,头颈背成直线,前倾15° ,
,再慢慢抬起,注视对方。
3、30°鞠躬礼:
男士:站立,双手放在裤缝两侧,头颈背成直线,前倾15° , 目光约落于体前处,再慢慢抬起,注视对方。
女士:站立,双手交叉放在体前,头颈背成直线,前倾15° ,
目光约落于体前2m处,再慢慢抬起,注视对方。
1、 行礼最佳时刻:距离对方2-3米处,与对方目光相对。
2、 其他礼节如着装、文明用语、挂牌工作等按公司原有规定执
行。
3、鞠躬礼的禁忌:只弯头的鞠躬;不看对方的鞠躬;头部左右 晃动的鞠躬;双腿没有并齐的鞠躬;驼背式的鞠躬;可以看到后背的 鞠躬。
(二)、握手礼
握手礼是流行于许多国家的一种见而、离别、祝贺或致谢的礼 节,同时它还表示向对方进行鼓励、赞扬等。
1、 握手礼的渊源
在远古的时候,人们以打猎为生。如果遇到不认识的人,为了 表示友好,就赶紧丢掉手里打猎用的石块,并且摊开手掌,让对方看 看,表示手里没藏着什么东西,以后这个动作被武士学到了,双方为 了表示友好,不再互相争斗,就互相摸一下对方的手掌,表示手中没 有武器。还有一说,握手起源于欧洲,贵州有佩剑的习惯,仇人相遇 拔剑相击,如伸手相握则表示友好。源于古代的握手,目前已变成最 通行的礼节,现代人握手时表示的含义很多,除了传统的表示友好、 亲近外,还表示诸如见面时的寒喧、告辞时道别信号,对他人的感谢 或祝贺等等。
2、 握手的顺序
握手的顺序即谁先伸岀手的问题,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先伸手是 合乎礼仪的,在另外某种情况下先伸手又是失礼的。通常男士要等女 士先伸手之后再握。如女士不伸手,无握手之意,男士点头鞠躬致意 即可,在此情况下不可主动去握住女士的手;年轻者一般要等年长者 先伸出手,再稍稍微躬身迎握;主人有向客人先伸出手的义务,无论 客人是男是女,女士作为主人,应该先伸出手;男士也可先伸出手以 示欢迎。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岀手再趋前握一握。但如果是主宾关系, 做主人的尽管是下级也应先向上级伸出手表示欢迎。而对于身份相当 者,则以先伸手者为有礼。
3、 握手的要领
现代的握手礼,双方往往先打招呼,然后再相互握手致意。握 手应保持站立姿势,身体前趋势,右臂向前伸出,与身体略呈五六十 度的角度,手掌心微向左上,拇指前指,其余四指自然并拢并微向内 曲,目视对方,握住手后稍用力即可放开。如果关系亲密,场面隆重, 双方的手握住后应上下微摇几下,或双手久握、力握,以表现出热情; 关系一般者,可各伸出右手轻握即可。男女相握时,男子宜轻握女子 的手指部位。
4、 握手的禁忌
① 贸然伸手,遇到上级、长者、贵宾、女士时,自己先伸出手 是失礼的。
② 目光游移,握手时精神不集中,四处顾盼,心不在焉,是失 礼的。
③ 长时间不放手,周围的
营销人员微笑握手等基本礼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