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X百宜饲料科技XX技术中心李美君陈文斌
后备母猪的重要性
后备母猪是指从出生到初情启动的一个特殊生理阶段,又称繁殖的准备期。
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未来,其培育期的生长管理和疾病控制对其生产潜能的发挥,甚至对其终生生产性能的表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决定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时的身体状态会显著影响其终生的生产性能。如果首次挑选并投入猪场的母猪没有足够的身体储藏,那么通常它们不能实现应到达的胎次。母猪的身体状况越好,它们终生的生产性能也会越佳,有研究显示,青年母猪第一次配种时体重为125-145kg,P2值为18-20mm时,其5个胎次的生产性能可以到达最正确〔见表1〕。在5个胎次中,差异可达9头仔猪,相当于多产1胎。另外,挑选时青年母猪的背膘厚度越小,4胎后成活率就越差。因此,在配种前,青年母猪必须完全成熟,即体型适宜,同时体内有足够的瘦肉和脂肪沉积。
可见后备母猪阶段的培育和安康管理在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在生产中必须高度重视。
表1 第一次配种时体重和P2值不同的母猪的生产性能〔Challinor等,1996〕
配种时体重
〔kg〕
配种时P2
〔mm〕
出生时仔猪头数
第1胎
第1-5胎*
117
126
136
146
157
166
*所有母猪都产5胎。
- -
- -
当前后备母猪存在的问题
过去30年,养猪生产方面的一个重要成就是母猪生产性能上的改善,使每年每头母猪提供的可培育仔猪数从16头提高到22头,但同时,母猪的高淘汰率和高死亡率也引人关注,尤其是最初的第一、二胎。有数据说明,很多规模化猪场母猪年更新率高达40-50%,在最初2胎被淘
规模猪场后备母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