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_1200字
徐志摩
人们常说,年少轻狂时便读《志摩的诗》。事实上,徐志摩的诗的确是张扬浮躁,而我个人认为他的散文写得甚至比诗作更好。
诗更多的是抒发感情,而这种感情却往往是不成熟的。虽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却也不乏会有“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慨。经过岁月的沉淀洗礼和历史的熏陶磨砺,好诗词大多都已经炉火纯青地呈现在你的面前了,想创作出一首好诗词当真也算不易了。而散文则大不相同。散文更体现个人思想,小说更体现深刻主题。而我个人认为,很明显,徐志摩这“诗哲”,恐怕更擅长的却是散文。
粗略地搜集了一些资料,而在我所看到的的评价中,最赞同欣赏的还属杨振声先生的评论:
至于他那“跑野马”的散文,我老早就认为比他的诗还好。
那用字,有多生动活泼!那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那联想的丰富,那生动的充溢!
尤其是那态度与口吻,够多够清,多顽皮,多伶俐!
而那气力也真足,文章里永远看不出懈怠。
老那样像夏云的层涌,春泉的潺湲!他的文章的确有他读到的风格,在散文里不能不让他占有一席之地。
比之于诗,正应为散文没有形式的追求与束缚,所以更容易表现他的不桀的天才吧?
——杨振声《与志摩最后的一别》
杨振声先生的评论之所以让人心折,是因为他肯定徐志摩散文成就的同时并没有刻意回避或缩小他在诗赋方面的缺点,而是客观地表明了他在散文上更胜一筹。
关于徐志摩到底是诗写得更好还是散文写得更妙,很多名家都做过评价。却是相互抵牾,莫衷一是。而我细细研习后的个人看法是,他的散文造诣,的确是在诗作之上的。退一步讲,即使两者不分轩轾,诗透露更多的是他的情感,而散文则是灵魂。
当然,这么讲并不是说徐志摩的诗写得就不好了,再怎么说“诗哲”这个称号还是名副其实的。徐志摩的诗,更多的是处于“磨练期”时为抒发情感而尝试写作的,是摸索,是历练,虽不乏有经典,却还是稍显稚嫩和青涩。他融进了他的困惑他的伤悲,他的迷茫他的痛苦,或许还有少许彷徨。不成熟是第一印象,然而其中的文笔和手法却又是出乎意料得惊艳。
他的诗,给人的感觉是一腔热血无处宣泄,而带着一种青烟似的哀伤。
他是后来才踏足散文界的。我们知道,人在成长阶段的轻狂迷茫是难以避免的,甚至是极其珍贵的。散文没有束缚,他便得以天马行空的机会。只是即使他在诗作方面有缺点,这缺点恐怕也是常人无法触及的另一个高度吧?
正因为诗作融入了他自己如此的真是感情,他又如鱼得水地将这些最质朴的感情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每一个读过他诗作的人总会产生难以言表的共鸣。他曾写过的诗有很多,流传广的也有很多,每个人喜爱的热爱的钟爱的或许都各不相同。就像我最欣赏的是不羁的《去罢》和最负盛名的《再别康桥》。
评论徐志摩生平,大多是从这句话入手:
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经
徐志摩 12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