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一课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一、商品
〔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区别:〔1〕含义不同。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价值 结在商品无差异的人类劳动。〔2〕形态不同。使用价值具体;价值抽象。〔3〕性质不同。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4〕主体不同。使用价值是卖者拥有;价值是买者支付。
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当者,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统一〕
对立: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二〕十大关系
1.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5. 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6.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
7.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8.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9.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10. 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货币
〔一〕商品、货币、纸币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商品
货币
纸币
区别
表现形式
多种多样
金、银
纸
产生时间
先
后
最后
本质
价值
一般等价物
货币符号
是否有价值
有
有
无
- -
- -
联系
货币是商品交换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二〕商品价值、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三者的关系
在供求关系不变时,商品的价格除受商品价值决定外,还受货币价值影响。当商品价值升高,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升高;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下降时,商品价格就会提高;当商品的价值下降时,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会下跌;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提高时,商品价格也会下跌。
〔三〕价格与交换价值区别与共同点
共同点:二者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都是以价值为根底,由价值决定的。
区 别:
A交换价值〔是指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存在于货币产生前〔即物物交换时期〕,而价格存在于货币产生后。
B价格是价值的符号,而交换价值那么不是。
〔四〕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公式不同:直接的物物交换是早期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2〕直接的物物交换一般在货币产生前,而商品流通那么是在货币产生后;
〔3〕直接的物物交换的买、卖是同时进展的,双方只要满意就可成交,而商品流通的买、卖在时间、空间上是别离的。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注意:
〔1〕等价交换并不是存在于每一个场合,而从整体上,从商品交换的本质上说的。
〔2〕价格波动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这是因为价格波动是以价值为中心的,从较长时间看,商品平均价格还是与价值相一致的,即仍然是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不熟悉和不理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