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教学设计.doc《知音》教学设计
巴彦县育新小学何秀丽
教学目标:
1、 认识文中11个生字。
2、 自主阅读,在反复阅读中体会人物间的深厚友谊,懂得“千 金易得,知音难求”的含义。
3、 了解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心理和他们之间的 深厚友谊。
教学难点:
理解“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的含义。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绘声绘色地讲完《伯牙学琴》的故事后,说:伯牙学琴历尽 千辛万苦,可是后来他却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这是为什么呢?让 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五》,学习第二课《知音》。(师板书课题, 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 主动质疑,明确目标。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俞伯牙的知音是谁? 知音是什么意思?……)教师把问题简写到黑板的一边说:这节课 我们就通过读课文解决这些问题。
三、 自由读文,认读生字。
1、 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龙摆尾认读生字、生词。
3、 同桌检查认读生字词。
四、 反复读文,理解知音。
1、 指名分自然段读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2、 思考:为什么说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呢?引导学生找出钟 子期赞美俞伯牙的话,通过读这段话深入理解“什么是知音?”在 默读划线、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配合读后,设计一个语言文字的 训练,让学生想象,如果俞伯牙弹的是赞美森林的曲调,钟子期听了 会说什么?如果伯牙表现的是盛开的野花,钟子期又会说什么呢? 一 方面进行表达能力训练,另一方面体会知音的第一层含义,最后,教 师引导:如果一位画家比如徐悲鸿画完《奔马图》一个人看了说:真 好!活灵活现。另一个人看了说:真好!栩栩如生!而且这马头高高 昂起,四蹄生风,可见画马的人有一颗拼搏向上的心,是个自强不息 的人。你认为谁是他的知音?从而引导学生明白不但音乐家能有自己 的知音,画家也有知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知音,只要这个 人怎么样?(引导学生明白知音是知心、知己的意思)
五、 体会写法,感受真情。
1、教师充满喜悦和激情地讲述:俞伯牙兴奋极了,以前自己的琴
声无人能懂,只能一个人在花树下,在流水边寂寞地弹奏,今天,在 这月明风清的夜晚,终于有一位知音能听懂我的琴声,能明白我的心 意了!他立即把钟子期请上船来,两个人愉快的弹着琴、说着话,直 到很晚才依依不舍地分了手。临别前还约定第二年再相见。时光过得 飞快,转眼约定的日子到了。俞伯牙兴冲冲的赶往钟子期家。他多么 盼望快点看到子期,和子期痛痛快快地弹弹琴
知音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