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声现象复习
知识框架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征
令人厌烦的噪声
人耳听不到见的声音
音调
响度
音色
利用
传递能量
传递信息
声音与众不同的原因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 ,
它可以在 中传播, 不能传声。
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它具有 。
振动
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
真空
声波
能量
: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声音在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1.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340m/s
固体
气
s= s总 = v t总
1
1
2
2
9、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340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
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的计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他记录下来的成绩准确吗?成绩偏大还是偏小?
讨论:
(二)乐音的特征(乐音的三要素)
表示声音的 ,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还和距声源的 有关。
表示声音的 ,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
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不同,声波的 也不同。
大小
振幅
高低
频率
波形
响度
音调
音色
距离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 之间。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 。
20~20000Hz
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叫 。
次声波
3、 “轻声慢语”的“轻”指的是
比一比:
1、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
5、起音太高唱不上去中的“高”
指的是
2、“尖声细嗓”的“细”指的是
4、震耳欲聋是指
响度大
音调高
响度低
响度大
音调高
物理声现象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