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增.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
(1)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二十三年:作者被贬外地到回归京城长安的时间约为二十三年。
(4)弃置身:指遭受贬低的诗人自己。
(5)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6)翻似:倒好像。
(7)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8)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 长:增长,振作。
(9)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3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人。    
颔联承上联写归来后的感触。经过23年的贬谪,如今归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表示悼念;回到故乡,只觉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的陌生人一样。上句用向秀作《思旧赋》的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下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翻似”二字显然有抑郁不平的意思。这两句用典,涵义十分丰富。
4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首联承白居易赠诗“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而来,意思是说,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荒凉的地方,度过漫长的23年。刘禹锡从永贞元年(805)贬官朗州司马,至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经历约22个年头,估计回到洛阳当跨进第23个年头了。诗中用“巴山楚水”概括他被贬谪的地方。“二十三年弃置身”一句,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也流露出他内心的愤懑不平。
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颈联推开一步,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景象壮丽,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变为慷慨昂扬的气概。诗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在白居易的赠诗中“举眼风光常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之句,对刘禹锡的“长寂寞”“独蹉跎”很感不平。刘禹锡在诗中用“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但并不悲观。他认为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会比现在好,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忧伤。处境困难,但相信未来,积极争取,诗人这一深沉、丰富的感情,都蕴含在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里,任读者去理解,去想象,去回味。
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llw1314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1-09-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