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形象 体悟深情
【教学目标】 :把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 :学习本文欲扬先抑、善抓特征的人物描写方法。
:作者笔下的国文老师相貌丑陋,性情暴躁,他真正让人难以忘怀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预习】
通读课文两遍,完成以下两题:
。(教师的考虑:貌丑性凶;敬业爱生)
――包括主旨句、过渡句、体现作者丰富情感的语句等,在原文中标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梁实秋怀人从录》一书中,梁先生怀念的大都是文化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从辜鸿铭、梁启超到老舍、冰心,从徐志摩、闻一多到陆小曼、赛珍珠……相比而言,国文老师徐锦澄就有点名不见经传了。
“活生生的‘这一个’”。文中的徐老师,是“活生生”的怎样一个人?先来交流预习题答案。
二、文本研习
(一)学习第1―6段
:文章第1自然段写了什么?其中值得关注的短语是哪两个?
――第1自然段总写不能忘记国文老师的原因。
――本段先交代“我”遇见国文老师的时间是“十八九岁的时候”,这是一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是个不太懂事的年龄。然后用“印象最深”“受益也最多”来概括“我”不能忘记这位国文先生的原因。这里连用两个表程度的副词“最”,突出强调了忆中的地位,同时也勾起了读者阅读的欲望。
:“他给我的印象最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
――①“相貌”古怪;②行为习惯怪异;③脾气(性格)凶狠。
: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表现的?
――“凶”“老是开口就骂人”。
――①首先写他不雅的绰号――“徐老虎”,一旦一个人的名号与“老虎”挂上钩,就足见其凶其狠了。②又写“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连“笑”也显得凶。③在总写徐先生的骂人习惯之后,作者重点叙述了一次自己挨骂的经过。起因是一位性急的同学在徐老师作文题还没写完的时候,就询问“题目怎么讲”,于是徐老师“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滔滔不绝”地把那个学生痛骂了一顿。“我”出于义愤,挺身而出“分辩了几句”,于是老先生把所有的怒火都泼到“我”的头上,“我”被“足足骂了”“一个钟头”,由此还得到一个使“我”终身难忘的“警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这一段中,作者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把徐老师蛮横、凶狠、好骂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6段的写作特点
――善抓特征,描画细腻。作者不愧为散文大家,在他的笔下,人物栩栩如生。究其因,是善抓特征所致。那有棱有角的脑袋轮廓,那秃秃亮亮的尖头,那方方扁扁的脸形,那总是耸得高高的肩头,那常吸溜鼻涕的酒糟鼻子,那油渍斑斑的长袍,都是我们在古今人物画廊中从未见到过的。作者寥寥几笔,人物就形神兼备了。
――语言幽默,谐趣横生。诙谐幽默本就是梁实秋散文的语言风格。本文同样体现
感知形象 体悟深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